幼儿癫疯病检查什么能确诊-幼儿排除癫痫几岁能治疗
什么是儿童癫痫?儿童癫痫怎么预防?
儿童癫痫是由于各类原因造成的大脑神经元紊乱的脑功能障碍,主要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病因类型组成,诱发原因众多。如确定是癫痫疾病,就需要及时去医院查明病因病灶,之后通过明确诊断后,经过正规的针对性治疗,都是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和康复的。
小儿癫痫俗称“羊儿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病因复杂的、反复发作的神经系统综合征,主要因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大脑皮层受到刺激产生过度异常放电所致。
小儿癫痫大多数发生于学龄前期,婴幼儿期是癫痫发病的第一个高峰期,其中 5 岁以内起病占 50% 左右。
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肌肉抽搐、意识、感觉及 情感 等方面短暂异常。
如何预防
产前的原因很少能在妊娠期发现,但通过良好的营养和产前护理预防早产,能够减少癫痫的发生风险。
头部受伤是癫痫的常见原因,孩子在骑自行车或摩托车、滑雪、滑冰、骑马等运动时,应系上安全带或戴安全帽。
很多脑部疾病可以通过疫苗接种来预防。
什么是儿童癫痫?
癫痫是儿童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是由于脑部异常放电引起,我国频病的年发病率约为35/10万人口,整体患病率约为千分之四到千分之七。其中60%的患者起源于小儿时期。
长期、频繁或严重的发作会导致进一步脑损伤,甚至出现持久性神经精神障碍。
儿童癫痫相关治疗现状
随着临床与脑电图病因学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随着神经影像学、分子遗传学技术以及抗癫痫药物、癫病外科治疗等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儿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不断提高, 总体来讲大约70%的患儿可获完全控制,其中大部分甚至能停药后5年仍不复发,能正常生活和学习 。
儿童癫痫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癫痫的病因目前分为6类,遗传性结构性感染性、免疫性、代谢性和病因未明。
诱发因素是指病因可能导致癫痫发作的各种体内外因素,常见诱发因素包括剥夺睡眠饮酒等,女性青春期患儿的月经期可能发作增加,部分视觉或者听觉反射性痕痫可以因为视觉听觉刺激诱发发作。但是不能混淆语 发因素和致病因素的关系,诱发因素只是能诱发痕发作,而不能导致病这个疾病。目前只有饮酒和剥夺睡眠是所有癫痫患儿都需要避免的肯定诱发因素。
所以要想预防癫痫,除了避免先天性的脑损伤外,癫痫患儿要避免饮酒和保证休息。
癫痫虽然是很麻烦的病,但大部分可以通过药物得到控制甚至治愈。患儿家长和患儿一定要摆正心态,积极治疗。
什么是儿童癫痫
癫痫俗称“羊儿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病因复杂的、反复发作的神经系统综合征。是由阵发性、暂时性脑功能紊乱所致的惊厥发作。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肌肉抽搐、意识、感觉及 情感 等方面短暂异常。主要因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键全,大脑皮层受到刺激产生过度异常放电所致。惊厥时绝大多数小儿不省人事、两眼紧闭或半睁,眼球上翻、牙关紧闭、口角抽动、头向后仰,四肢反复屈伸,口唇青紫,身体强直,持续十几秒钟到数分钟。癫痫是一种慢性疾病,小儿癫痫病因多样,临床表现各异,首先要查明病因确定诊断。选择恰当的适宜的治疗,患儿遵照医生嘱咐按时、按量服药,绝大多数患儿病情得到控制或治愈。
儿童癫痫怎么预防
预防癫痫病要从基层做起:
1、防止大龄怀孕、高龄怀孕和低龄怀孕:以及喝酒后怀孕。在适当德年龄受孕。在怀孕期间要注意饮食,尽量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不抽烟,不喝酒。注意营养的摄取。合理搭配膳食。保证均衡的营养供应。
2、防止在患上流感后、肝炎等流行毒期间受孕:受孕期间一定要保证身体的 健康 。注意天气的变化,防止流行感冒和其他流行性疾病的出现。
3、抗癫痫或抗精神疾病的服用:防止在服用一些抗癫痫或抗精神疾病的药物期间受孕,在受孕期间停止抗癫痫或抗精神疾病的药物或减少这些药物的用量。
4、防止三近之间近亲结婚:防止出生的婴儿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减少为题婴儿的出生。
5、防止在孕期:孕妇经常接触X放射线,减少对电视、电脑、手机等辐射较高的电子产品的使用。
6、做好产前准备:临产期,常去医院多产检,生活中也要多加注意。如果发现异常,赶紧去医院做详细检查。防止早产、难产、产伤、窒息、脐带绕颈等情况出现。
儿童癫痫是儿童时间(0 18岁)时期常见的一种病因复杂的、反复发作的、阵发性、暂时性脑功能紊乱所致神经系统综合征。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儿童癫痫的病因多为围生期缺血缺氧,皮质发育不良,低级别胶质瘤、脑炎、外伤等引起。
要想预防小儿癫痫病,就一定要做好孕妇的保健工作,重视养胎,护胎,对于预防癫痫病有重大意义。因为有些癫痫在小儿出生不久后会发病,很多是由于孕妇在妊娠期间不注意精神调养,不加强膳食营养人等为因素造成的。要注意各种颅内感染,家长还要做到积极预防和治疗各种颅内感染。对于孩子脑部受伤而引发的感染,容易引起癫痫,因此要重视并且预防这些感染的发生,尽可能的减少病情的扩散。
宝宝抽搐一定是癫痫吗?该如何鉴别是假性癫痫?
癫痫是一种发作性疾病,其临床主要表现就是“发作",而发作时的情况,医师往往不在场,无法观察到,只凭患者或家属的述说。在儿科这种情况更突出。婴幼儿只能由其父母或监护人描述其发作时情况当前我国许多小儿都是独生子女,家人往往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心肝宝贝。过度关心和呵护,把一些正常孩子(或其他疾病)的动作视为“异常”,甚至疑为癫痫发作。当问及“你怎么想到他是癫痫"时,他会说“我在网上查的癫痫可能有这种表现”。这时医师应对家长提供的病史仔细地进行判断。医师应对些非癫痫性的“发作”有所了解,注意与真正的癫痫区别。
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些需要和癫痫鉴别的发作有以下一些情况。1.新生儿时期的“颤动"
指的是神经紧张、恐惧之意,此处根据其临床表现称为“颤动",是新生儿唤醒刺激的一种过度反应,往往在打开襁褓、换尿布或洗澡前出现。表现为下颌及肢体有频率较低的、振幅较大的抖动。此时如成人用手掌轻轻按压小儿手臂时,抖动可减轻或终止,此点与癫痫发作明显不同。抖动发作时不伴有眼球异常运动,无呼吸暂停,不伴有面色改变,脑电图正常。
2. 良性新生儿睡眠肌阵挛
新生儿期起病,多数出现在NREM期睡眠,少数可见于REM期。单个肢体或双侧同时发生,也可累及面部、躯干、腹部。肌阵挛可单个出现或有节律地成串连续出现,成串的肌阵挛抽动可在睡眠中反复出现。新生儿神经系统检査及脑电图检査均正常。出生2个月以后减轻,6个月前消失,不需治疗。
3.良性新生儿惊厥
多发生于足月新生儿。约占新生儿惊厥的2%-7%,发病高峰在生后第5天又称为“五日风”( Fifth day's fits)。表现为多灶性肌阵挛发作,发作时EEG有棘波,发作间期为非特异性异常。发作期可记录到节律性棘波、慢波。神经系统正常,惊厥多在生后2周内停止。不需抗癫痫治疗。
4.屏气发作
首次发作多见于6个月ー1岁半之间,多有明显诱因,均在清醒时出现。啼哭一两声后呼吸停止,呼吸停止在呼气相,出现紫绀。有时呈角弓反张,意识丧失,甚至抽动两三下。脑电图在发作间期正常,发作期有节律性慢波。
5.点头痉挛
3-8个月小儿最多见,头部直立位时出现,缓缓地作点头状动作,头部常呈倾斜位。眼球震颤为本病特点,多为双侧性,频率快,振幅不大,可为水平、垂直或旋转性眼震。持续4个月至数年自然缓解,不遗留后遗症。需与先天性眼震区别。
6.非癫痫性强直样发作
婴儿期发生,起始年龄2--11月,平均6个月。发作均在清醒时,咬牙、头部战果,头微微后仰或前伸,两臂抬起,屈时握拳,全身用力战栗持续数秒钟,偶尔发出“哼哼”声,整个过程神智始终清楚,有时可被语言或姿势所诱发。发作可被外界刺激所中断。发作后立即恢复原来状态。发作间期及发作时脑电图均正常。1976年 Vanasse曾报导颤抖发作( shuddering attacks),其表现与本发作类似,但其发病年龄可到3岁,且有些病儿5岁才停止发作,此点与我国经验不同。
7.婴儿早期良性肌阵挛
本病又称为良性非癫痫性婴儿痉挛( binion nonepileptic infantile spams)。 90%在生后3-9个月之间发病。表现为点头,身体前屈,上肢抬起。连续数下成串样发作,符合强直痉挛样发作,非常像West综合征。发作时意识清楚,表情不痛苦,不伴有哭叫。有时在喂食或摩擦面颈部时可诱发。
8.小儿良性阵发性强直性向上注视
7-20个月间起病,突然出现双眼阵发性强直性向上凝视,发作持续2-8秒,可在数分钟内成簇出现,神智清楚,当用玩具在面前逗引时,会出现低头姿势去注视玩具。常伴有共济失调。发作时EEG正常。发作在1-2岁后消失。
9. 婴儿一过性阵发性肌张力不全
起病年龄在2-8个月,表现为肌张力不全,肢体或躯干扭转,有时甚至呈角弓反张状,持续数分钟至2小时,发作频繁从一日数次数月。
每次不等。有些婴儿表现为阵发性斜颈,称为婴儿一过性阵发性斜颈,头向侧倾斜并且面部向对侧扭转,持续时间长短不等,脑电图正常
10. 情感 叉擦腿动作
又称“手*样发作”( masturbation- like episodes),常见于1-3小儿,也有1岁以内发病的报道。女孩发生比男孩明显为多,“发作”均在清醒状态,两眼凝视,大腿内收,下肢和躯干做节律性伸屈动作,面色潮红、出汗等。发作过程中神智始终清楚,当改变其体位时能终止。智力低下小儿往往持续到较大年龄。
11.过度惊吓症
新生儿期起病,当有突然外界刺激时出现异常的惊吓反应。基因定位在5q335。突然的声音或轻触其鼻尖引起病儿强烈的惊吓反应。持续约10-15秒,然后逐渐缓解。婴儿期导致运动发育落后,步态不稳,常表现精神紧张和恐惧感。脑电图在发作期间呈正常,肌电图及CT检查正常。
12. 眼球阵挛一肌阵挛综合征
发病年龄多在1-2岁之间,主要表现为眼球阵挛,表现为不自主、无节律、大幅度、多方向、持续性、杂乱的眼球动作,追视物体时明显,当眼球已固定于注视目标后,异常运动减轻。患儿同时伴有身体其他部位肌阵挛,共济失调及行为改变、睡眠障碍等。有时合并神经母细胞瘤。本病脑电图正常,ACTH治疗有效。容易复发且神经系统后遗症明显。
13.刻板性运动
常见于有神经系统损伤、智力低下、孤独症、Ret综合征等患儿,其行为障碍表现为重复刻板的动作,如拍头、撞头、节律性摇头、晃动身体、凝视、过度通气、拍手、搓手等动作,录像EEG可与癫痫发作鉴别。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