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病如何传变?

五苓散治各种病的加减-五苓散是否治疗癫痫

汉朝时代的张仲景,为伤寒病提出了整套有系统的解决方案。从伤寒入侵人体之初,到如何存留在体内,都提出完整性的架构。他更提出一系列的中草药方剂,来解除每一个阶段的伤寒病。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伤寒病入里,可以绵延数十年六经辨证的第一个病叫做太阳病,太阳病的主要症状几乎就是大家在感冒时体验到的症状,这个时候的症状,主要有头痛、脖子痛、背痛、腰痛、全身酸痛、发烧、怕冷、怕风、或者有汗、或者无汗、鼻塞、呕吐、气喘、咳嗽...等等。太阳病如果没有解除,通常会分两路传变,第一个可能性,就是阳明病。第二个可能性就是少阳病。如果太阳病没有治好,或是吃了抗生素,很容易变成阳明病或是少阳病。阳明病的主要症状,是身体发热、完全不怕冷、口渴、流汗、便秘、心烦、气喘、面红、下午的时候特别热、内心狂躁不安。少阳证的主要症状,是口苦、口干、头晕、忽冷忽热、肋间痛、没有食欲、心烦、容易想要呕吐。这三个阳病的阶段如果没有治疗完善,病便会进入三个阴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太阴病,太阴病的病人很容易肚子痛、腹泻、手脚不暖。太阴病没有治好,便会进入少阴病,少阴病的病人很容易疲劳想睡,手脚永远是冰冷的,有时候反而全身会变成非常热,这是假热。通常,癌症患者都是少阴病。也就是说,很多癌症都是感冒所遗留下来的。少阴病没有治好,最后会进入厥阴病,这时候病人会又热又冷,是非常难治的。所有重病患者,最后都是这种体质,这个阶段几乎都是症,很难治愈。感冒一定要吃药吗?答案是不需要的。依照伤寒论的理论,一个人如果感冒不吃任何药,通常是十天之后就会自行康复的。而现代人,在太阳病初起,全身痛、发烧的时候,很难理解为什么可以不吃药,因为那种发烧且疼痛的感觉,与亡好像没有什么差别。因此,满街都买得到的抗生素,就是大家认为最简单快速的解决方案了。感冒吃抗生素,通常只有一个可悲的结果:“把伤寒逼到身体的深处隐藏起来”,这绝对都是所有社会大众所没有意识到的。通常,服用抗生素的人,渐渐会开始口渴、头晕、胃口不好,这就是少阳证。不要小看这个少阳证,这个少阳证不解,可以变化出几千种疾病。这个留待我后续提出详细实际案例。 伤寒病如何诊断?在我的诊所,通常每一次治病之前,我都会帮病患检测经络,但是伤寒病通常不需要检测,这怎么说呢?我想,没有人感冒之后,自己却不清楚吧?每个人在感冒发烧之后,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许多毛病,却都是在感冒之后发生的。通常,有经验的中医师,只要依照症状,甚至不需要把脉就可以把伤寒的证摸清楚了,迅速开一帖中药就可以解除伤寒证。因此要治疗伤寒病,必须要熟悉伤寒论,这是至今没有机器可以替代的。因此平时依赖EMAS经络诊断的我,这个时候也需要把脉了。一个熟悉伤寒论的中医师,甚至可以透过远距问诊,就可以开出药方,完全不需要把脉,这是确实可以达成的。有人会问,看中医一定要把脉,不把脉就不叫中医,这是不懂中医的人说的。我常说,一个修车很有经验的人,遇到坏掉的车,是要依照修理手册程序来一一检查车体的每个部份,还是依凭修车多年经验直接找出问题呢?一个善于修车的人,会依照车主的描述(例如:无法发动),去主动寻找第一个可能原因(例如更换火星塞),而不会依照传统程序,一个一个找吧?同样治疗伤寒病也是一样,一位熟析伤寒论的中医师,随时可以把整本伤寒论治疗系统了然于胸,只要确认是因为伤寒所造成疾病,大部分的时候,只要透过问诊就可以开出药方,而且精确无误。大家不要以为看中医病一定要把脉,那就大错特错了!当然,临床上有许多疾病不是伤寒所造成的,因此需要透过把脉这种脏腑的理论来辅助。这个时候EMAS的辅助脏腑诊断的功能,多数的时候比起把脉更为客观且强大,因此也不需要依赖把脉了。EMAS疗法将把脉的依赖性降到最低,目的就是希望治起病达到最客观的境界,不要受人为的主观意识主导。问诊,是中医诊断的核心,尤其对伤寒系统而言,更是最重要的一环。当然,愈多的信息对治病的辅助愈大,望诊、闻诊、切诊也相对重要。如果真的时间环境不许可,问诊将是最重要的一个诊断依据。 太阳病与现代疾病 太阳病方剂桂枝汤、麻黄汤、麻杏石甘汤、桂枝麻黄各半汤、葛根汤、桂枝加附子汤、小青龙汤、大青龙汤、五苓散。 太阳病与现代疾病各种感冒、发烧、气喘、咳嗽、消化不良、脾胃障碍、肩周炎、遗精、阳萎、失眠、健忘、脱发、耳聋、各种皮肤病、异位性皮肤炎、各种妇科疾病、小儿厌食症、夜尿、频尿、无尿症、小便障碍、过敏性鼻炎、慢性疲劳、各种晕眩症、手汗症、无汗证、长期怕冷、面神经麻痹、头痛、脊椎增生、胸闷、心悸、呕吐、腹泻、坐骨神经痛、高血压、全身各种关节肌肉酸痛、烦躁症、口渴、霍乱、各种怪病。汉朝时代的张仲景,为伤寒病提出了整套有系统的解决方案。从伤寒入侵人体之初,到如何存留在体内,都提出完整性的架构。他更提出一系列的中草药方剂,来解除每一个阶段的伤寒病。六经辨证的第一个病叫做太阳病,太阳病的主要症状就是大家在感冒时体验到的症状,这个太阳并如果没有处理好,由此变化出来的疾病可真是千变万化。所谓的太阳经,在经络来说就是膀胱经与小肠经。因此,太阳病会有整个头部、颈部、肩部、背部、腰部、大腿小腿部位疼痛的现象。张仲景在太阳病提出了不少方剂,来治疗各种太阳病所变化出来的病症,我在这里列举几个现代疾病以及临床实际案例。 各种感冒伤寒论治感冒,可真是如神降临啊,通常只要辨证正确,可以在一天之内,解除症状80%,这个只有体验过的人才知道,案例如下:G男,约40岁,中国人。两周前感冒,服用吃了抗生素无效,后来又找了一些清热派的中医师开中药,服用类似银翘散之类的中药之后还是无效。他来找我提出解决方案。我一问他的症状,流鼻水、咳嗽、全身无力。我当场要求他服用“小青龙汤”,约十分钟之后就缓解一大半。J女,约50岁,墨西哥人,一周前感冒,气喘极为严重,西医认为她是严重肺部发炎,给她两周的抗生素服用,她吃了三天依然没效,从()坐飞机来找我求救。她的症状是咳嗽、气喘、黄痰。我马上给她“麻杏石甘汤”,也是当场要求她服用,半小时后几乎完全不喘了,隔天所有症状康复了八成。J男,约35岁,中国人,有一天感冒发烧,全身酸痛,咳嗽不止。服用西药依然不退烧,咳嗽有愈来愈严重倾向,折腾了三天之后,要求我来帮他退烧。我给他一剂“大青龙汤”之后,大约半小时后烧就完全退了,肺部也不再有闷痛的感觉。太阳病的方剂治感冒,可以说是随治随到,速度极快无比,我曾经认识一位身为药剂师朋友,他对中医很有兴趣,甚至拿了一张美国中医师执照。我问他:“你感冒吃西药还是中药?”。他用很讶异的眼神问我说:“感冒吃中药怎么会好呢?”而今许多中医师感冒还吃西药,那就是不了解中医的基本经典--“伤寒论”,连中医都还没入门呢,还有什么资格当中医师呢? 肩膀、脖子酸痛、肩周炎、颈椎病许多人一有肩膀脖子酸痛的现象,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止痛剂,每天吃止痛剂来麻醉自己,就以为这就是好了。一个肩膀酸痛的人,必须第一个必须思考,这是不是感冒所遗留下来的。我在此提出一个案例:J女,约40岁,中国人,肩膀脖子酸痛约6年,尝试过各种西药、中药都无效,已经面临无药可救的地步了,对所有医疗建议都已经放弃了。有一天,她的朋友建议她来给我治病,我当场运用EMAS帮她检测,并且帮她针灸,她完全不痛了,但是隔天又痛了回来。我心想,这应该是感冒所遗留下来的,因此我开了“葛根汤”给她服用,大约一个星期后,所有症状都稳定了,肩膀酸痛也逍失了,她感到非常意外。伤寒有时候会遗留在肩膀与脖子,因此如果是感冒以后所遗留下的后遗症,最好运用中药来化解,否则这种痛会在体内遗留几十年,这几乎是所有社会大众所无法想象的。 全身发痒全身发痒,很多人以为这是过敏,也有人以为这是特殊病毒感染,但是多数的时候,大家要去想想,在全身发痒之前,是不是得过感冒?不要动不动就去服用抗过敏药,或是最新研发的西药,通常治疗全身发痒的方法,比你想象中的容易多了。我举一个案例如下:U男,约40岁,中国人,几个月前开始,就会有全身发痒的现象。这种痒是很奇怪的,没有一定的发作部位,痒起来全身都不舒服,去抓痒之后,就会全身一条一条的疤痕,他非常的困扰。他来找我治疗,我只开了“桂枝麻黄各半汤”给他服用,几天后所有的症状改进了约70%。之后我又针对他的症状加减中药,所有的痒就从此消失了。 长期咳嗽、气喘(小儿,成年)咳嗽、气喘,通常服用西药是不会好的,西药只会减缓症状,并无法根本达到治疗目的。在多数的时候,气喘都是伤寒积藏在肺里面所造成的,只要把这个伤寒从肺里面挖出来,丢出去,就可以达到根本的治疗目的。案例如下:I男,约40岁,中国人,多年来咳嗽问题一直无解,他的咳嗽状况很特殊,是每天早上起床后咳嗽,或是遇到冷空气就咳嗽,西医说这是过敏,但是他服用抗过敏药依然无效。北加州早晨是很冷的,因此他的症状明显的是遇到冷空气才会咳,这就是伤寒病,代表肺部里面有寒气累积。西医不知道什么叫做寒气,也没有机器可以检测出来,所以统归这些症状叫做过敏。第一次治疗时,我给他服用小青龙汤,效果是有但是没有完全根本治疗,有时候他还是遇到冷空气会咳嗽。几天之后他再度来就诊,我最后开了犹豫许久的方剂“麻黄汤”给他服用,就这四味药,把他多年来的咳嗽给解除了。这就是明显的风寒束肺证。有一对双胞胎,男约三岁,中国人。出生一年之后,都同时患得严重气喘,因此从一岁之后,就开始服用类固醇。我见到他们的时候,已经服用两年。我很惊讶,这些西医怎么会这么狠心地让这么小的小朋友服用类固醇,真是太令人难过了。类固醇治不好气喘,只会改善症状,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难道他们要这些小孩一辈子服用类固醇吗?我劝服这对双胞胎的母亲服用中药,但是小朋友不肯吃。最后,我建议妈妈把科学中药“麻黄汤”每天晚上塞在小朋友的肚脐里,没想到从隔天开始,这对双胞胎的气喘就消失了,他的母亲喜出望外,对我产生极大的信心。气喘是好了,结果这对双胞胎转变成为咳嗽,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我给他们换了新药服用一天之后却效果不好,结果这位不了解中医的母亲,又把他们带回去服用类固醇了,这对我来说,真是一个失败案例。中医要治内科病,一定要让病患本身也了解中医,否则在关键的时候,就会功亏一溃,前功尽弃,如何让病患了解中医,这就是我撰写本书的主要目的。以我观察,大部分的气喘、咳嗽、肺炎、支气管炎,都是伤寒所遗留下来的,这是西医完全无法理解的领域,至今科学也无法验证。我在此积极建议长期气喘、咳嗽、支气管炎病患寻找中医运用伤寒论来治疗。 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的成因太为复杂,许多原因都会造成长期过敏性鼻炎。而多数的时候,过敏性是伤寒遗留在体内所造成的。伤寒论的太阳病有一个方剂,叫做“小青龙汤”。这个方剂威力无穷,常常是下手之后,就会有立即效果。这个小青龙汤,专门治疗那种流鼻水、咳嗽的感冒症状。因此,感冒之后,如果这种小青龙汤证没有解除,就会长期在早上起床之后流鼻水,这个鼻水必须流到整个环境阳气充足之后(通常是中午以后),就会渐渐消失,直到晚上深夜又会开始流鼻水,隔天早晨遇到冷空气会最为明显。像这样的病患,真是满街都是,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几乎没有一个人是没得过感冒的,也几乎所有的人感冒都是吃抗生素,抗生素绝对无法解除寒气,因此就会变成过敏性鼻炎。由于这样的案例实在太多,我在这里就不详细撰写了。临床上小青龙汤真是像青龙一样威猛无比,这是我非常喜欢的方剂。伤寒论的太阳病方剂如果应用在现代社会,还可以治疗的病多到大家不可想象,我列举如下:心血管疾病、心悸、银屑病、全身各种疼痛、失眠、健忘、癫痫、脱发、偏瘫、面神经麻痹、手汗症、月经病(经痛、经期头痛、经期全身发痒...等等)、水肿、消化不良、夜尿、过动儿、各种皮肤病、长期怕冷、严重腹泻、各种精神病(狂躁症、躁郁症)...等等。 阳明证与现代疾病 阳明病方剂白虎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葛根汤、桂枝加附子汤、小青龙汤、大青龙汤、五苓散。 阳明病与现代疾病各种发热证、各种发斑皮肤病、脑梗塞、咳嗽、哮喘、痢疾、尿路感染、便秘、肠梗阻、无尿、严重发热、长期低热、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小儿麻疹、胸中烦热、腹泻、咳血、黄疸。阳明证简单来说就是一种热证。它的主要症状是身体发热,非常容易想要喝水,容易流汗,经常便秘,由于体内有热无法发泄,因此患者会有心烦、气喘、面红的现象,尤其是下午的时候特别热,就是一个典型。在美国,临床上我并没有看到太多的典型阳明证,我在此举几个案例如下: 慢性牙痛大约一年多前,有一天洛杉矶的陈医师邀请一位女药剂师到洛杉矶演讲,这位药剂师对中医是一窍不通的。经过陈医师介绍之后,她对我的治疗方法很有兴趣,因此她主动邀请我帮她治病。当我在帮她检测与治疗的时候,我发现她的先生一直进进出出的,不知道在忙什么?我就主动问了:“你在忙什么?”他对我说:“他非常频尿”。我心想:“不会吧,一个小时内可以有三次小便,也真是太严重了。”由于他根本不相信中医,所以也不相信我,我也没有多问了。中午的时候大家一起吃饭,他依然一直跑厕所,我开始与他闲聊:“你还有什么其它症状吗?”他说:“他经常会口角炎,整个嘴巴都会很痛”。我再继续问:“你身体会发热吗?还会便秘吗?”他点头说是。我说,这真是明显的阳明证,中药治疗速度是很快的。他的药剂师老婆听到这句话,一直鼓吹他接受我的治疗。下午的时候,他终于答应了,经过EMAS经络检测之后,非常明显的,他的胃经有实证的现象,我更确定这是阳明证了。我要求他吃中药,他还是不肯接受。大约又过了两小时,他突然又来找我吃中药,我觉得很奇怪?他是这样说的:“他的嘴巴又开始痛了,通常他会马上服用维他命B12,大约过了两星期之后,就会好了。但是出来旅行,忘记带B12了,现在牙龈很痛。”我说:“我给你的药只要五分钟,不需要两星期,我们试看看吧!”阳明证的主药是“白虎汤”,我运用科学中药给他服了下去,大约五分钟后,他主动向我说:“已经不痛了!”他的老婆非常地高兴。白虎汤是非常猛的药,这方剂里面的石膏可以把热全部清除,让体内瞬间清凉。有趣的是,之后的两个小时内他竟然不再频尿,这让他觉得非常不可思议的。阳明经就是胃经、大肠经。这两条经都有通过牙齿,因此牙齿痛在多数的时候都是阳明经异常所造成的。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他经常有嘴巴牙齿疼痛的现象。通过调整阳明经,才能够根本治疗牙齿痛,服用维他命B12是西医的理论,身为中医师对此不加评论。结果这位先生回到美东之后,依然坚持不吃中药,继续服用维他命B12,在洛杉矶服用白虎汤对他来说只是权宜之计。长年来,我看到许多这类号称科学的人士,在我看来经常是冥顽不灵,井底之蛙,实在可悲啊!坚持科学的想法,让他们的心永远封闭了起来。我常想,难道这真是科学的本意吗? 高血糖许多人到了四十几岁以后,就会开始有高血糖的倾向,因此市面上充斥著许多降血糖的中药。中药里面,有非常多降血糖的药,主要都是针对健脾养肝方法,通常效果都是不错的。而降血糖最快的方法,就是服用“人参加白虎汤”,这是有许多研究报告证明是可行的。我有一个案例如下:S男,约16岁,8岁的时候开始发现有糖尿病,每天都要照三餐打胰岛素。他的母亲来找我,希望我能够治疗他。一型糖尿病,是几乎没有人敢说可以治疗的,何况他已经打了胰岛素多年,可以说是难上加难。因此,我只能说可以实验看看。我问他:“如果你不注射胰岛素,会有什么症状?”他说:“会非常严重口渴”。我一听这个陈述心想:“这不就是阳明证吗?”因此,我打算以“人参加白虎汤”为治疗他的高血糖主要方剂。这位高中生,未来立志想要当医生,我对他说:“要当医生就要有科学精神,这个治疗就当作是人体实验吧。”他点头认同且愿意配合。我给他人参加白虎汤,要求他每餐餐前先不要注射胰岛素,看看效果如何。总共实验了约一个多月,可以确定一个结论:只要他服用人参加白虎汤,他就可以减少注射三分之一的胰岛素,有时候他注射太多了,还会造成低降糖,会有头晕的感觉,可见这个方剂的降糖效果是明确且快速的。虽然这个药有效,但是问题来了,此方剂虽然可以降糖,却是不能长期服用的,吃久了体内会太寒。果然,吃了一个月之后,他的手脚开始冰冷了,我不得不放弃这种治疗法。中医治疗注重整体,不能为了只有达到降血糖的目的,而不照顾身体的其它部分。我长年观察下来,几乎所有难治疾病,都是寒热夹杂,错综复杂且矛盾的。所以才会陷入无穷的治疗困境。 便秘阳明证最明显的症状就是便秘,因此在介绍阳明证时,便秘应该属于首选的治疗疾病。在临床上,治疗阳明证的便秘,是用非常猛烈的方法来治疗的,如果是慢性便秘,通常不属于阳明证,必须用其它的治疗方法来治疗,希望读者不要因为便秘,就服用阳明证的药,这有时候是很危险的。通常阳明证的便秘都是急性且短期的,我举一个案例如下:K男,约37岁,中国人。有一天来找我治疗咳嗽,希望我能够开一些止嗽散给他服用。治疗咳嗽,许多中医师通常都会开始考虑运用治疗肺部的中药,翻开中药学,止咳平喘药总共有12个,中医师至少也会开个8个。我常想,当中医师如果像西医一样简单就好,遇到咳嗽嗽就开咳嗽药,一辈子做这样无聊的事,可能会提早老人痴呆吧?我看他面色通红,同时他向我抱怨这几天一直口渴,全身发热。我心想,这不就是阳明证吗?我反问他一句话:“你有没有便秘?”他说有。我二话不说,就给他两天的“大承气汤”,果然两天之后,他的咳嗽就销声匿迹了。阳明证的主要症状是便秘,透过治疗阳明证的草药是可以快速治疗的,通常在服药后的几个小时至几天内就可以完全解除症状。因此古人说:“阳明无症”。得到阳明病的病患,通常是不了的。 少阳证与现代疾病 少阳病方剂小柴胡汤、大柴胡汤、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 少阳病与现代疾病头晕、口苦、口渴、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亢进、咳嗽、哮喘、各种消化不良、各种脾胃障碍或发炎、肝囊肿、各种肝炎、胆囊炎、慢性低烧、肝硬化、恶心呕吐、食道逆流、胰腺炎、心律不整、冠心病、睾丸痛、头痛、经前紧张综合症、厌食症、中耳炎、结膜炎、痛经、坐骨神经痛、胆结石。少阳病,是一种很特殊的病,它的特色就是:“口苦、咽乾、目眩”。因此只要许多人感冒完之后,有口干舌燥,一点点头晕的症状,那就是少阳病。这个病是很微妙的,以我临床的观察,有许多的病都是在少阳证徘徊的,因为西医不知道少阳这个抽象的概念,因此可能会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依然无法治愈,而中医只要一剂“小柴胡汤”,就可以在几分钟至几小时内治愈了。小柴胡汤是少阳病的主治中药方剂,在临床使用上可以说是经常可以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日本人非常喜欢服用小柴胡汤,甚至把它视为治疗百病的药,吃太多造成了肺炎,这就是没有辨证论治的结果。服用小柴胡汤至少要具备“口苦、咽乾、目眩”其中一个症状,不对证只会造成更多的问题。临床上,小柴胡汤可以治疗许多的疾病,在此列举如下: 甲状腺亢进许多人问我,我的医术是谁教导的?通常我会一时答不出来?因为多数的时候,我体验到的“无上心法”,是我所研发的EMAS还有病患共同指导我的,所有的老师完全比不上他们。我这样说,大家会相信吗?甲状腺亢进,西医认为是脑下垂体的问题、或是遗传、压力、碘摄取过高所造成。但是就伤寒论看来,却还是伤寒入里所造成。一个实际案例如下:J女,约40岁,中国人,过去半年经过我治疗之后成效显著。有一天,她在中午的时候来找我急诊,她说经过验血之后,发现她有甲状腺亢进,西医建议她要开始服用药物,她非常忧虑。甲状腺亢进?这在我听来是不可思议的,因为我的EMAS系统是预防医学,在我的长期治疗监控下,不会突然间发生这种怪病的。我反问她:“验血前你做了什么事?”“我就只有得到一个严重感冒,发烧了三四天,服用抗生素之后才渐渐改善。”之后,她就开始甲状腺亢进。她坐在我面前,全身无力、焦虑惊慌、心悸、手指轻微颤抖,完全没有精神。我只问她一句话:“你有没有口渴,头晕,食欲不佳。”她说症状完全一致,一分钟后,一杯“小柴胡汤”就放在她面前了。“喝下它吧,几分钟后你就会纾缓了!”我这么说。果然十分钟后,他感到心悸消失了,精神变好了。五天后,我打电话关心她,她根本忘了有这回事,所有症状都消失了,她每天忙的不可开交。又过了三个月之后,我再度关心她,她说后来她再度去验血,甲状腺亢进的症状确实不存在了。很明显的,她已经好了。我想,这位病患是幸运的,在甲状腺亢进刚刚开始出来的时候,就把它消灭于无形之中,避免它继续恶化,免于一辈子服用西药。我再度印证,许多疾病,都是伤寒入里所显现出来的,运用伤寒论来治疗,经常是简单到无法想象。 咳嗽咳嗽是所有中医师最害怕治疗的病,因为所谓:“五脏六腑皆令人咳”,因此可以治疗咳嗽的方法实在太多了,如果病患只有给中医师一次机会,成功的机率就很低了。我很喜欢挑战咳嗽,因为这可以考验治疗的功力,也可以训练我的思考能力。还记得我在洛杉矶的时候,有一次中医师公会上课,在场有几百位中医师出席,有一位老中医,女性约65岁当时严重咳嗽,大家问她咳多久了,她说约两个月。她自己治不好,到处问别人如何治,许多中医师当场提出各种不同意见。当时有人向他建议,说我有特殊的机器可以检测健康,她马上跑到我的面前,要求我帮她检测。透过EMAS检测之后,发现她是明显的肝实证。她直接问我,要吃什么药?我在几十位中医师面前,实在不敢有什么建议,因此当场我就没有说话。那个时候,有人拿了一些“XX咳嗽特效丹”给她服用。大约过了一个星期,她主动打电话给我,抱怨说那个特效丹一点也没有效果,她希望找我治疗。我心想,这个特效丹是葶苈子为主的方剂,吃了没更严重就应该庆幸了,还能期待什么特效?这个特效丹是对严重肺炎、咳嗽且痰非常多时确实有效,又不是对肝实证有效。特效丹治不对证,就一点也不特效了。她从洛杉矶的海边开了一个小时的车程来找我,见了我的面,她说:“我已经找遍了所有的洛杉矶名医了,效果都不好,希望你能治疗我!”那年,我33岁,我敢向这些名医们挑战吗?我是不敢的。但是人家都已经拜访上门了,我也不得不硬著头皮治了。我心想,既然是“肝实”证,这个时候不是小柴胡汤可以治了,我就用“大柴胡汤”,并且要求她当场服用科学中药。十分钟后,她说:“感觉果然有舒服一点。”她总共找了我三次,大约两个星期后,她的咳嗽症状减轻了约八成,她非常兴奋。她希望我可以把他多年的气喘给解除。我再度检测她的经络,发现她的真正经络状态是“上实下虚”,这就应该进入另一个特殊疗程了。在临床上,有很多的咳嗽都不是肺造成的,很多时候都是肝所造成的,这就是少阳证所产生的咳嗽。在临床上屡见不鲜,看多了我也见怪不怪了。 忽冷忽热忽冷忽热到底是什么感受?许多没有体会过的人实在难以体会,或许有人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病?在临床上,小柴胡汤是治疗忽冷忽热最神奇的药,可以说是药到病除,完全不需要犹豫的。我记得有一次,有一位白人女性,约35岁来找我治病。由于她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中医,她是因为得到怪病,西医束手无策了之后才来找我的。她坐下来之后我就问她:“你的怪病是什么呢?”她抱怨说:“很奇怪,我最近很容易发热,但是少穿一点衣服之后,却又很冷”,她继续说:“真是麻烦,她穿了衣服之后,又觉得太热”她实在想不透,这到底是冷还是热?到底该穿衣服还是脱衣服?我一听这个症状,真是欣喜若狂,因为这个只要小柴胡汤,吃两天之内就可以解除了。我快速开了三天药给她,过了几天之后她很高兴地说:“果然好了!”这个结果我是听了一点也不吃惊的。少阳的概念,是“阳入阴”的过渡阶段,因此有时候伤寒跑到“阴”了,就会冷。伤寒跑到“阳”了,就会热,这个伤寒犹豫不定,不知道要跑到哪里是好,病人就会又冷又热,不知穿衣好还是脱衣好?小柴胡汤一剂服下去,就把伤寒从体内给驱除了。这个现象,至今还不是科学可以印证的,所以大家还是搞不懂这是什么原理? 失眠失眠,是许多现代人所困扰的症状,失眠问题治疗起来是很复杂的,在临床上失败率还真的不低。原因在于现代人失眠的原因太复杂,在许多时候根本不是药物可以治疗的。在临床上,有许多人的失眠,其实是感冒完后,伤寒停留在少阳阶段所造成的,只要透过服用中药,就可以迅速解除症状。我举几个案例如下:L女,美国白人约50岁,长期不容易入睡,我问她有什么症状,她说容易有口渴现象,有一点点头晕。听到这些症状,我的第一个直觉就是“小柴胡汤”,果然她在服用此方剂之后,很快就入眠了。像这样的案例实在不少,尤其用在美国人身上,还真是好用。J女,中国人约60岁,也是长期不容易入眠,她的症状也是容易可渴,早晨起床之后会有口苦的感觉,半夜睡到一半容易惊醒。这类的病患我通常会先给她们:“柴胡加龙骨牡蛎散”,通常效果真是不错。果然,没两天之

健康术语-气血失衡

气血失衡指气、血的生成、功能、运行异常及气血关系异常,它包括了三个方面,即气的失常,血的失常,气血关系失常,属中医病机范畴。

1、气的失常

气的失常,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气的生化不足或耗散太过,形成气虚的病理状态。二是气的某些功能减退及气的运动失常,出现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或气脱等气机失调的病理变化。

2、血的失常

血的失常,一是因血液的生成不足或耗损太过,致血的濡养功能减弱而引起的血虚;二是血液运行失常而出现的血瘀、出血等病理变化。

3、气血关系失常

气和血之间具有相互资生、相互依存和相互为用的关系。气对于血,具有推动、温煦、化生和统摄的作用;血对于气,则具有濡养和运载等作用。故气的虚衰和升降出入异常,必然影响及血。如气虚则血无以生化,血液因之虚少;气虚则推动、温煦血液的功能减弱,血液因之运行不畅而滞涩;气虚统摄血液的功能减弱,则血液因之外逸而出血;气机郁滞,则血可因之而瘀阻;气机逆乱,则血可随气上逆或下陷,出现上为吐血、衄血,乃至厥仆,下为便血、崩漏等症。

同样,血的虚衰和血行失常时,也必然影响及气。如血虚则气无所养而衰少;血脱,则气无所依而随血脱逸;血瘀则气亦随之而郁滞。

故临床气血关系的失调,主要有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以及气血两虚等几方面。

(一)气的失常

1、气虚

气虚,指一身之气不足及其功能低下的病理状态。形成气虚的原因主要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肺脾肾的功能失调而致气的生成不足。也可因劳倦内伤,久病不复等,使气过多消耗而致。

气虚常见精神萎顿、倦怠乏力、眩晕、自汗、易于感冒、面色?白、舌淡、脉虚等症状。偏于元气虚者,可见生长发育迟缓,生殖功能低下等症;偏于宗气虚者,可见动则心悸、呼吸气短等症。

营卫气虚和脏腑、经络气虚的病机,则各有特点,临床表现亦各有不同。

根据气分阴阳的理论,气虚可表现为偏于阴气虚或偏于阳气虚的不同。阴气虚则凉润作用减退而见热象,所谓“阴虚则热”;阳气虚则温煦作用不足而见寒象,所谓“阳虚则寒”。若热象与寒象皆不明显,则为气虚的表现。不管阴气虚还是阳气虚,都可兼见倦怠乏力等气虚的表现。

由于元气主要由先天之精所化,是人身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故元气亏虚可引起全身性气虚,而无论何种气虚亦终将导致元气亏损,特别在小儿和老人表现得最为明显。

2、气机失调

气机失调,是指气的升降出入失常而引起的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等病理变化。

升降出入,是气的基本运动形式。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推动和调节着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和精气血津液的贮藏、运行、输布和代谢,维系着机体各种生理机能的协调。气的升降出入失常,则能影响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等各种功能的协调平衡,病变涉及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等各个方面。一般地说,气机失调可概括为气滞、气逆、气陷、气闭和气脱等几种情况。

(1)气滞:气滞,是指气的流通不畅,郁滞不通的病理状态。

气滞,主要由于情志抑郁,或痰、湿、食积、热郁、瘀血等的阻滞,影响到气的流通;或因脏腑功能失调,如肝气失于疏泄、大肠失于传导等,皆可形成局部或全身的气机不畅或郁滞,从而导致某些脏腑、经络的功能障碍。气滞一般属于邪实为患,但亦有因气虚推动无力而滞者。

气滞的病理表现有多个方面:气滞于某一经络或局部,可出现相应部位的胀满、疼痛。气滞则血行不利,津液输布不畅,故气滞甚者可引起血瘀、津停,形成瘀血、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由于肝升肺降、脾升胃降,在调整全身气机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故脏腑气滞以肺、肝、脾胃为多见。肺气壅塞,见胸闷、咳喘;肝郁气滞,见情志不畅、胁肋或少腹胀痛;脾胃气滞,见脘腹胀痛,休作有时,大便秘结等。气滞的表现虽然各不一样,但共同的特点不外闷、胀、疼痛。因气虚而滞者,一般在闷、胀、痛方面不如实证明显,并兼见相应的气虚征象。

(2)气逆:气逆,指气升之太过,或降之不及,以脏腑之气逆上为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

气逆,多由情志所伤,或因饮食不当,或因外邪侵犯,或因痰浊壅阻所致,亦有因虚而气机上逆者。

气逆最常见于肺、胃和肝等脏腑。在肺,则肺失肃降,肺气上逆,发为咳逆上气。在胃,则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发为恶心、呕吐、嗳气、呃逆。在肝,则肝气上逆,发为头痛头胀,面红目赤,易怒等症。由于肝为刚脏,主动主升,而又为藏血之脏,因此在肝气上逆时,甚则可导致血随气逆,或为咯血、吐血,乃至壅遏清窍而致昏厥。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一般地说,气逆于上,以实为主,但也有因虚而气逆者。如肺虚而失肃降或肾不纳气,都可导致肺气上逆;胃虚失降也能导致胃气上逆。

(3)气陷:气陷,指气的上升不足或下降太过,以气虚升举无力而下陷为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

气陷多由气虚病变发展而来,尤与脾气的关系最为密切。若素体虚弱,或病久耗伤,致脾气虚损,清阳不升,或中气下陷,从而形成气虚下陷的病变。气陷的病理变化,主要有“上气不足”与“中气下陷”两方面。

“上气不足”,主要指上部之气不足,头目失养的病变。一般由于脾气虚损,升清之力不足,无力将水谷精微上输于头目,致头目失养,可见头晕、目眩、耳鸣等症。正如《灵枢·口问》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

“中气下陷”,指脾气虚损,升举无力,气机趋下,内脏位置维系无力,而发生某些内脏的位置下移,形成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病变。由于气陷是在气虚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与脾气不升的关系最为密切,故常伴见面色无华,气短乏力,语声低微,脉弱无力,以及腰腹胀满重坠,便意频频等症。

(4)气闭:气闭,即气机闭阻,外出严重障碍,以致清窍闭塞,出现昏厥的一种病理状态。

气闭,多由情志刺激,或外邪、痰浊等闭塞气机,使气不得外出而闭塞清窍所致。气闭的临床所见,有因触冒秽浊之气所致的闭厥,突然精神刺激所致的气厥,剧痛所致的痛厥,痰闭气道之痰厥等等,其病机都属于气的外出突然严重受阻,而陷于清窍闭塞,神失所主的病理状态。气闭发生急骤,以突然昏厥,不省人事为特点,多可自行缓解,亦有因闭不复而亡者。其临床表现,除昏厥外,随原因不同而伴相应症状。

(5)气脱:气脱,即气不内守,大量向外亡失,以致机能突然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气脱多由于正不敌邪,或慢性疾病,正气长期消耗而衰竭,以致气不内守而外脱;或因大出血、大汗等气随血脱或气随津泄而致气脱,从而出现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气脱可见面色苍白、汗出不止、目闭口开、全身瘫软、手撒、二便失禁、脉微欲绝或虚大无根等症状。

气脱与亡阳、亡阴在病机和临床表现方面多有相同之处,病机都属气的大量脱失,临床上都可见因气脱失而致虚衰不固及机能严重衰竭的表现,但亡阳是阳气突然大量脱失,当见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等寒象,而亡阴是阴气突然大量脱失,当出现大汗而皮肤尚温、烦躁、脉数疾等热性征象。若无明显寒象或热象,但见气虚不固及机能衰竭的上述表现,则称为气脱。因此,气脱若偏向阳气的暴脱,则为亡阳;若偏向阴气的大脱,则为亡阴。

(二)血的失常

1、血虚

血虚,是指血液不足,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

失血过多,新血不能生成补充;或因脾胃虚弱,饮食营养不足,血液生化乏源;或因血液的化生功能障碍;或因久病不愈,慢性消耗等因素而致营血暗耗等,均可导致血虚。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肾主骨生髓,输精于肝,皆可化生血液,故血虚的成因与脾胃、肾的关系较为密切。

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都依赖于血的濡养而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血虚就会出现全身或局部的失荣失养,功能活动逐渐衰退等虚弱证候。血虚者气亦弱,故血虚除见失于滋荣的证候外,多伴气虚症状,常见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爪甲色淡无华、神疲乏力、头目眩晕、心悸不宁、脉细等临床表现。

心主血、肝藏血,血虚时心、肝两脏的症状比较多见。心血不足常见惊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脉细涩或歇止等心失血养的症状。肝血亏虚见两目干涩、视物昏花,或手足麻木、关节屈伸不利等症。若肝血不足,导致冲任失调,又可出现妇女经少,月经愆期,闭经诸症。

2、血运失常

血液运行失常出现的病理变化,主要有血瘀和出血。

(1)血瘀:血瘀,是指血液的循行迟缓,流行不畅,甚则血液停滞的病理状态。血瘀主要表现为血液运行郁滞不畅,或形成瘀积,可以为全身变,亦可瘀阻于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某一局部,从而产生不同的临床表现。但无论病在何处,均易见疼痛,且痛有定处,甚则局部形成肿块,触之较硬,位置比较固定,如肿块生于腹内,称为“症积”。另外,唇舌紫暗以及舌有瘀点、瘀斑,皮肤赤丝红缕或青紫,肌肤甲错,面色黧黑等,也是血液瘀滞的征象。导致血瘀的病机,主要有气虚、气滞、痰浊、瘀血、血寒、血热等。

血寒,是指血脉受寒,血流滞缓,乃至停止不行的病理状态。多因外感寒邪,侵犯血分,形成血寒;亦可因阳气失于温煦所致。

血寒的临床表现,除见一般的阴寒证候外,常见血脉瘀阻而引起的疼痛,和手足、爪甲、皮肤及舌色青紫等表现。若寒凝心脉,心脉血气痹阻,可发生真心痛;寒凝肝脉,肝经血气瘀滞,可见胁下、少腹、冷痛,或妇女痛经、闭经等。寒阻肌肤血脉,则见冻伤等症。寒瘀互结酿毒于内,可生症积。总之,随寒邪阻滞血分的不同部位,而见不同的临床表现。

(2)出血:出血,是指血液逸出血脉的病理状态。逸出血脉的血液,称为离经之血。若此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消散或排出,蓄积于体内,则称为瘀血。瘀血停积体内,又可引起多种病理变化。若突然大量出血,可致气随血脱而引起全身功能衰竭。

导致出血的病机,主要有血热、气虚、外伤及瘀血内阻等。气虚不摄、瘀血内阻及外伤导致出血的机理,前面已有介绍,此处仅叙述血热。

血热,即热入血脉之中,使血行加速,脉络扩张,或迫血妄行而致出血的病理状态。血热多由于热入血分所致,如温邪、疠气入于血分,或其他外感病邪入里化热,伤及血分。另外,情志郁结,五志过极化火,内火炽盛郁于血分,或阴虚火旺,亦致血热。血热病变,除一般热盛的证候外,由于血行加速,脉络扩张,可见面红目赤,肤色发红,舌色红绛,经脉异常搏动等症状。血热炽盛,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常可引起各种出血,如吐血、衄血、尿血、皮肤癍疹、月经提前量多等。心主血脉而藏神,血热则心神不安,可见心烦,或躁扰不安,甚则神昏、谵语、发狂等症。血热的临床表现,以既有热象,又有动血为其特征。

因为血液主要由营气和津液组成,热入血脉不仅可以耗伤营气、津液而致血虚,而且可由热灼津伤,使其失去润泽流动之性,变得浓稠,乃至干涸不能充盈脉道,血液运行不畅而为瘀。

(三)气血关系失常

(1)气滞血瘀:气滞血瘀,是指因气的运行郁滞不畅,导致血液运行障碍,出现血瘀的病理状态。

气滞血瘀多因情志内伤,抑郁不遂,气机阻滞,而致血瘀。肝主疏泄而藏血,肝气的疏泄作用在气机调畅中起着关键作用,因而气滞血瘀多与肝失疏泄密切相关。临床上多见胸胁胀满疼痛,瘕聚、症积等病证。肺主气,调节全身气机,辅心运血,若邪阻肺气,宣降失司,日久可致心、肺气滞血瘀,而见咳喘、心悸、胸痹、唇舌青紫等表现。

气滞可导致血瘀,血瘀必兼气滞。由于气滞和血瘀互为因果,多同时并存,常难以明确区分孰先孰后。如闪挫外伤等因素,就是气滞和血瘀同时形成。但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气滞血瘀,辨别气滞与血瘀的主次则是必要的。

(2)气虚血瘀:气虚血瘀,是指因气对血的推动无力而致血行不畅,甚至瘀阻不行的病理状态。

气虚血瘀,较多见于心气不足,运血无力而致的惊悸怔忡、喘促、水肿及气虚血滞的肢体瘫痪、痿废。另外,老年人多血瘀,且多气虚,故气虚血瘀病机在老年病中具有重要意义。气虚和气滞可与血瘀并存,三者相互影响。

(3)气不摄血:气不摄血是指由于气虚不足,统摄血液的生理功能减弱,血不循经,逸出脉外,而导致各种出血的病理状态。

由于脾主统血,所以气不摄血的病变,主要表现为中气不足,气不摄血的咯血、吐血、紫斑、便血、尿血、崩漏等症,同时兼见面色不华、疲乏倦怠、脉虚无力、舌淡等气虚的表现。因脾主四肢肌肉,脾气主升,所以脾不统血的病机,易见肌衄及便血、尿血、崩漏等病证。

气摄血的功能,虽以脾之统血功能为主,但亦与其他脏腑之气的盛衰有关。比如肺气、肝气、肾气以及胃气亏虚,也可减弱气之统摄功能而发生出血。

(4)气随血脱:气随血脱,是指在大量出血的同时,气也随着血液的流失而急剧散脱,从而形成气血并脱的危重病理状态。

各种大失血皆可导致气随血脱,较常见的有外伤失血,呕血和便血,或妇女崩中,产后大出血等因素。血为气之载体,血脱则气失去依附,故气亦随之散脱而亡失。症见精神萎靡、眩晕或晕厥、冷汗淋漓、四末不温,或有抽搐,或见口干,脉芤或微细。

气随血脱如能及时救治,则可转危为安,继而表现气血两虚的病理状态。如病情恶化,可出现亡阴亡阳,发展为阴阳离决而亡。

(5)气血两虚:气血两虚,即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

气血两虚,多因久病消耗,气血两伤所致;或先有失血,气随血耗;或先因气虚,血化障碍而日渐衰少,从而形成气血两虚。“气主呴之”,“血主濡之”。气血两虚,则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失之濡养,各种机能失之推动及调节,故可出现不荣或不用的病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肌体失养及感觉运动失常的病理征象,如面色淡白或萎黄、少气懒言、疲乏无力、形体瘦怯、心悸失眠、肌肤干燥、肢体麻木,甚至感觉障碍、肢体痿废不用等。

(四)气失常的辨证论治

1、气陷证

主症:内脏下垂,如子宫脱垂、脱肛等,伴倦怠乏力,少气懒言。

副症:肌无力,睑废,囟陷,胃脘隐痛,重坠喜按;久泄久痢,其泻如注,完谷不化;腹部坠胀,气短不足以息,努力呼吸有似于喘;痈证漫肿无头,顶陷难收,溃脓质稀;崩中下血,长期不愈,血多质稀;胎动易滑,或习惯性流产;尿频色清,时有便意,头晕眼花,神疲嗜卧,不耐烦劳。

舌脉:舌淡苔白,脉弱。

治疗法则:益气升陷

代表方剂:补中益气汤、升陷汤、举元煎、提肛散。

2、气滞证

主症:胀闷疼痛。

副症:头胀痛,眩晕,面部时时发热,眉棱骨痛,精神抑郁,胃脘、腹部胀痛,常连两胁,按之痛减,嗳气频繁,或嘈杂吐酸,或疝瘕,或腹部胀满中空无物;或大便不爽欲便不得,或肠鸣腹泻,泄后痛缓,随后又作,恼怒加甚;胸中气滞,攻冲作痛,游走不定,呼吸牵掣作痛,俯仰转侧不利;或心前区憋闷、绞痛,重则牵及肩臂内侧,气窒呼吸不畅;腰痛胀满,连及腹胁,似有气走注,忽聚忽散,不能久立行远;或遍身疼痛,游走不定;妇女经前或经行时腹部胀甚于痛,或兼胸乳等处胀闷不舒,经行涩滞不畅,或经行后期;或者经闭。

舌脉:舌色正常或稍暗,苔白或黄,脉沉弦、涩、或结代。

治疗法则:行气疏滞。

代表方剂:香苏散、四磨汤、木香调气饮、乌药散、加味乌药散、逍遥散。

3、气逆证

主症:咳逆喘息,肺气上逆,呃逆,嗳气,恶心,呕吐,反胃,头痛,眩晕,昏厥(中风),呕血,奔豚。

副症: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久咳,烦闷欲绝;胸隔痰满,咽喉有声,如水鸡之鸣;肺胀,目如脱状,息奔上气,痞痰满膈中,气息奔急,喘息有声;冲冲而气急,喝喝而息数,张口抬肩,仰首挺胸,气满支心,心下闷乱,不欲闻人声,休作有时,乍瘥乍极,呼吸短气,手足厥逆,内烦结痛,温温欲吐;气撞心疼吐蛔;胸中痞气,上冲咽喉不得息;气痞不宣,烦满,懊 ,虚烦不得眠;胸胁满胀;急躁易怒,口苦吐酸,食能下咽,衄血,唾血。

舌脉:因其病因复杂,舌脉无明显特征。

治疗法则:肺气上逆宜肃肺止咳平喘;胃气上逆宜和降胃气;肝气上逆宜平肝降逆;肾气上逆宜平冲降逆。

代表方剂:肺气上逆宜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小陷胸汤、小青龙汤、苏子降气汤;胃气上逆宜旋复代赭汤、小半夏汤、橘皮竹茹汤;肝气上逆宜镇肝熄风汤、龙胆泻肝汤。肾气上逆宜奔豚汤。

4、气闭证

主症:神昏猝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高热昏迷,痉厥。

副症:猝然晕厥,四肢僵直而厥冷,两手握固,胸满气喘,呼吸气粗,面青;或者面赤,唇紫舌红;或喉间痰鸣,口吐涎沫;或饱食后,突然昏厥,口不能言,肢不能举,腹鼓而嗳气腐臭;或中暑昏厥,身热汗出,气喘不语,牙关微闭或口开;或者身热神昏,躁扰不宁,妄言妄见,烦渴面赤,扬手掷足,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或昏迷烦躁,不知所苦间有神清之时,懒于动作,目喜闭或目开不欲见光,身热不扬,渴不欲饮;或气闭结胸,心下硬痛,手不可近;或气喘不得平卧,卒然声音嘶哑或失音,耳聋;或小便点滴而出或点滴不出;或大便不通,气闭关格。

舌脉:舌淡或红,苔白或黄或腻,脉伏、沉、弦、沉、滑、弦数、滑实、弦劲等。

治疗法则:启闭开窍

代表方剂:通关散、搐鼻散、苏合香丸、安宫牛黄丸、五苓散、大承气汤、大陷胸汤、神仙解语汤、羚角钩藤汤。

5、气脱证

主证:呼吸微弱而不规则,昏迷或昏仆,汗出不止,肢厥身凉,面色苍白,口开目合,手撒身软,二便失禁。

舌脉:脉微欲绝,舌质淡白,苔白润。

治法:益气回阳,扶正固脱

代表方剂:参附汤。

6、气虚证

主症: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自汗,活动时诸症加甚。

副症:反复感冒,长期不愈;咳嗽声低,气短虚怯;喘促息微,气不得续;久病呃逆,短促声低,心悸神怯;泄泻日久,形体消瘦,纳食不佳,肢体困怠;年高便秘,便溏不燥;小便作淋,少腹气坠,里急后重,逼坠作痛;癃闭,遗尿;惊悸,怔忡,健忘,癫痫,痴呆,眩晕,头痛绵绵不已,时有间歇,喜按;虚劳,麻木;素常体弱,突然昏倒,重者可见口开目闭、手撒遗尿、肢体松弛、鼻鼾吐沫,或汗出喘促等。

舌脉:舌淡苔白,脉虚弱无力。

治疗法则:益气补虚。

代表方剂:四君子汤、人参益气汤、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参附汤。

(五)血失常的辩证论治

1、血虚证

主症:面色萎黄,或淡白无华。

副症:口唇、眼结膜、爪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妇女月经量少色淡,月经延期或闭经。

舌脉:舌淡苔白,脉细无力或细涩。

治疗法则:补血为主。

代表方剂:四物汤、归脾汤、当归补血汤。

2、血脱证

主症:突然大量失血,或慢性失血久而不愈。

副症:面色苍白,夭然不泽,头晕眼花,心悸怔仲,气微而短,四肢清冷,甚则昏厥、不省人事。

舌脉:舌淡白,脉空虚或芤,或微细欲绝。

治疗法则:益气养血固脱。

代表方剂:独参汤、参附汤、人参养荣汤。

以止血者,必致败绝阳气,适足以速其尔。”

3、血瘀证

主症:疼痛,肿块,出血。

副症:其疼痛如针割,痛有定处,拒按,常在夜间加剧;其肿块在体表者,色呈青紫,在腹内者,坚硬按之不移;其出血或反复不止,色泽紫暗,夹有血块,或大便色黑如柏油;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口唇、爪甲紫暗,或皮下紫斑,或肌表丝状如缕,或腹部青筋外露,或下肢青筋胀痛;妇女可见经闭或崩漏。

舌脉:舌质紫暗,或见瘀点、瘀斑,脉细涩。

治疗法则:活血化瘀。

代表方剂:血府逐瘀汤、少腹逐瘀汤、膈下逐瘀汤、身痛逐瘀汤、通窍活血汤、复元活血汤、补阳还五汤。

4、血热证

主症:身热,心烦。

副症:口渴不喜饮,身热夜甚,甚则神昏,躁扰发狂,以及发斑吐衄,尿血便血,女子月经过多或崩漏,其出血具有势较急,量较多,色深红的特点。

舌脉:舌质红绛,脉细数。

治疗法则: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安神。

代表方剂:清营汤、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

艰于流布,发热致疲,尤易易也。”

5、血寒证

主症:恶(畏)寒,怕冷,手足清冷。

副症:肢体麻木,皮肢不泽,喜暖,心腹胃脘冷痛,得热痛减,面色青黑或苍白,妇女可见月经愈期,痛经。

舌脉:舌淡暗,脉细缓或沉迟。

暗淡,脉细缓沉迟。

治疗法则:温阳散寒。

代表方剂:理中汤、阳和汤、参附汤。

(六)气血失调的辨证论治

1、气血两虚证

主症:面色?白或萎黄,心悸气短。

副症:头目眩晕,失眠健忘,多梦自汗,少气懒言,神疲乏力;或发色不泽,唇甲淡白;或食少纳呆,饮食无味,形体消瘦;或手足麻木,肌肤不仁。

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或缓而无力。

治疗法则:补气养血。

代表方剂:归脾汤、八珍汤。

2、气滞血瘀

主症:刺痛拒按,痛处不移,面色晦暗或黧黑。

副症:胸胁胀闷,走窜疼痛,性情急躁或抑郁;或谵语,或发狂;或胁下痞块,坚硬不移;或口唇爪甲青紫,肌肤甲错;或口渴但欲嗽水不欲咽;或皮肤紫斑,或肌表有丝状血缕,或腹部青筋外露,或下肢青筋胀痛;或大便色黑如柏油;或痛经,闭经、恶露不尽,血色紫暗夹有血块。

舌脉:舌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或沉涩,或结代。

治疗法则: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代表方剂:血府逐瘀汤、身痛逐瘀汤、复元活血汤、少腹逐瘀汤、通窍活血汤、膈下逐瘀汤等。

3、气不摄血

主证:吐血,便血,皮下瘀斑,崩漏,气短,倦怠乏力,面色白而无华。

舌脉:舌淡,脉细弱等。

治疗原则:补气摄血。

代表方剂:归脾汤加减等。

4、气虚血瘀

主证:神疲乏力,气短,动则益甚,颜面微浮,或半身不遂,大便稀溏或便秘不畅,小便清。

舌脉:舌质黯,苔白。

治法:补气活血

代表方剂:补阳还五汤等。

5、气随血脱

主证:面色苍白,汗出肢冷,舌淡无华,精神萎靡、眩晕或晕厥、冷汗淋漓、四末不温,或有抽搐,或见口干。

舌脉:舌淡,脉芤或微细。

治法:益气固脱。

代表方剂:独参汤等。

1、宋一伦,杨学智.基础理论与疾病: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年

2、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3、程绍恩,夏洪生.中医证候诊断治疗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

4、吴承玉.中医诊断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

黄煌语录26条

1、我不是神医,不可能对所有的病人都能开出十分完美恰当的处方。我每次门诊,都是思考良久,唯恐不对证,唯恐对不起病人对我的信任。但临床还有很多无效的患者,究其原因,有疾病本身的原因,有药物质量的原因,也有病人自身没有配合的原因,更有我思路、技术、行医技巧上的原因。没有开出一张好方,是其中我经常检讨的重要原因。为什么开不出好方?有的是没有好方可用,有的是有好方我不会用或不晓得用。做中医,很难啊!中医也不是万能的!医学的能力是有限的。

2、小青龙汤证的脸色发青发白,无红光,有全身的恶寒感,无渴感。痰涕如水;小柴胡汤证的脸色发黄或发红,口苦咽干,胸胁苦满,痰涕多粘也有初如水继而黏黄者;小青龙汤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应用最多,小柴胡汤对变态反应性鼻炎、鼻窦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应用较多。前者的体质状态较差,老年人多见;后者的体质状态较好,青年人多见。

3、我用桂枝肉桂,要看人的唇舌,其色暗淡者,最有效,最安全。

4、三黄(泻心汤)也能治疗心下痞,特别是有高血压、有胃出血、有便秘的胃病患者,在半夏泻心汤的基础上加少量制大黄,效果更好。

5、温经汤可以取20或30剂药,加上桂圆肉、冰糖等熬膏服用更方便。

6、我们用麻黄时配伍石膏、黄连、甘草等,也能防止心悸、不眠的副反应。

7、芍药可以通大便。我用大剂量芍药时,常常询问患者的大便是否干结。芍药对大便干结如栗者,最为适合。

8、有毒药物的使用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凡名中医,均能用好毒药,也就是说,名中医是在安全有效地使用有毒药物上具有独特经验的医生。张仲景就是使用麻黄附子乌头甘遂的高手。如果只能用点菊花枸杞太子参麦芽山楂鸡内金,如何去应对临床大病重症?

9、排痰散中用的是白芍,哮喘病人的胸闷是可以用白芍的。小青龙汤中也有芍药。后世有用芍药甘草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报道。

10、小青龙汤起效是很快的。其证是水样的鼻涕水样的痰。许多患者床前有大量插鼻涕的卫生纸,有的吐出的痰液入地即化。还有,患者多怕冷,面色发青。

11、月经衍期,用葛根汤、桂枝茯苓丸等是有效的,你还可以继续观察。其实用麻黄效果更好。

12、风湿免疫科疾病非常难治,也不是小柴胡汤加味就能包打天下。有用黄连解毒汤的,有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的,有用小柴胡汤加当归芍药散的,有用黄连阿胶汤并加生地的,也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的,比较复杂,要据人而定。

13、桂枝茯苓丸是千古名方,临床应用面十分广泛。不仅单方可用,合方用得更多,比如与大柴胡汤合方治疗支气管哮喘、慢阻肺;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方治疗脑血管性痴呆、脑梗塞等;与五苓散合方治疗脂肪肝;与黄芪桂枝五物汤合用治疗肾病,加大黄治疗痤疮、痔疮等等,无法尽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是值得大力推广的好药,是我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

14、慢性肾病有不少内有瘀血,可以考虑使用桂枝茯苓丸加牛膝等。

15、麻黄桂枝同用未必出汗,要看患者体质、疾病等因素。

16、黄连温胆汤多用于高血压、精神分裂症、应激障碍、惊恐障碍、癫痫、抽动秽语综合征等,而除烦汤多用于神经症、焦虑症、抑郁症、哮喘、胃炎、肠道易激综合征等、特别是发热性疾病过程中的烦躁失眠最有效果。也就是说,两方在主治疾病谱上有所不同。

17、桔梗汤、半夏泻心汤就是对病之方,只要是咽痛,只要是热痞,就可以用。但有些方就要讲求体质,比如炙甘草汤、桂枝茯苓丸等。

18、对女性的性功能障碍,用葛根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当归芍药散、真武汤、阳和汤等均有一定效果。

19、男性与女性在体质上的区别,中医的说法是男子属阳,女子属阴;男子多脾虚,女子多肝郁;男子多湿热,女子多气火;男子血浊,女子血清;男子用麻黄、葛根、黄芪的机率高,而女子用柴胡、半夏、白芍、枳壳的机率高。

20、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桥本氏病,是本人经验,发现对女性的甲状腺病最有效果。

21、服药期间旧病的症状变严重的情况是有的,不要紧张,不是药物的问题,是机体抗病能力调整中的正常反应,继续服用,病情就能控制了。感觉麻辣的原因很多,有的是药物中干姜、桂枝以及柴胡的,但也有是患者舌觉过敏有关的。

22、我最近也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一例脑梗后的眩晕,也是80岁体型结实的女性,服上方一周后复诊,喜形于色,眩晕大好。她说已经求治多人,均云是虚,而用补药无效。而唯独你说是实。

23、我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过寻常型银屑病,也有控制发作的效果。当然,其人属柴胡体质,大多具有抑郁倾向。

24、我用四逆散治疗尿频,是跟范中林先生学来的。此方确实很灵!有的患者尿频腹痛,欲尿而不能,有的必打开水龙头听流水声方能尿出。

25、我也没有弄清当归四逆汤中的通草为何物,目前我是不用通草的。张仲景方中枳实均可以用枳壳替代,大柴胡汤、大承气汤也是如此。大承气汤我用的不多,但我经常使用的大柴胡汤常用枳壳20克,或枳实枳壳同用,效果很好。

26、“学中医难,自学中医更是难上加难”,这是实话。为什么?不是因为中医深奥,而是中医不规范。多少年来,许多中医界的能人们都在为建立中医的规范而努力。张仲景是其中最杰出的,他通过《伤寒杂病论》建立起来的经方医学体系是最科学的,当然也是最实用的。数千年来,许多医家从此入门,从此发挥,从此而成大医。这是中医发展史上一个重要事实。

但是,《伤寒杂病论》的原文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比较难读,这难读,是难在简略。要攻克这个难关,不在于如何解释条文上,而在于如何应用经方上。不用经方,何读《伤寒》?只有在临床上,才能体会经方的魅力,才能掌握中医治病的真诀。经方大家曹颖甫就是这样成功的。

?源于经方的中成药

中成药有服用方便、易于携带、节省药材、口感易于接受等诸多优点,了解其组方、来源及功用是正确使用中成药的保障,更是灵活、扩展使用的前提。目前中成药组方来源有古方、验方、科研组方等几种情况。经方是方剂之祖,配伍精当,有诸多源于经方的中成药可供临床选用。其中有的是原方原量,有的原方化裁,本文据其成分、药名与原方的关系,将源于经方的中成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是忠实于原方成分和比例,原方原名,其功用、主治一目了然。

 如桂枝颗粒(桂枝汤)、葛根汤颗粒(片)(葛根汤)、小青龙颗粒(小青龙汤)、五苓胶囊(片)(五苓散)、茵陈五苓丸(茵陈五苓散)、麻仁丸(胶囊)(麻子仁丸)、小柴胡丸(颗粒、胶囊、片)、桂枝茯苓丸(胶囊、片)、理中丸、葛根芩连丸(颗粒、胶囊、片、口服液)、炙甘草合剂、小建中颗粒(胶囊、片)、黄芪建中丸、大黄?虫丸、鳖甲煎丸、薯蓣丸等。

 二是忠实于原方成分和比例,但方名有变,如果了解了其组方渊源,功效和主治则豁然明了。

 如麻杏止咳片是麻杏石甘汤原方,辛凉宣泄,清肺平喘。用于外感风热或风寒郁而化热,热壅于肺。咳嗽气急,口渴,鼻煽,高热不退,舌红苔白或黄,脉滑数。桂芍镇痫片是柴胡桂枝汤原方,功能和营卫,清肝胆,用于治疗各种发作类型的癫痫。寒喘丸即射干麻黄汤,止咳定喘,发散风寒。用于咳嗽痰盛,哮喘不止,咽喉不利,夜卧不宁。黄芪健胃膏即黄芪建中汤,补气温中,缓急止痛。用于脾胃虚寒,腹痛拘急,心悸自汗,并用于胃、十二脂溃疡,胃肠功能紊乱。一清胶囊和三 *** 是大黄黄芩黄连泻心汤原方,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用于三焦热盛所致的目赤肿痛、口鼻生疮、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心烦口渴、尿黄便赤。归羊冲剂即当归生姜羊肉汤的药物,补养气血,温中散寒,用于久病体虚,产后虚寒腹痛,气血亏损。健肝乐颗粒即芍药甘草汤,养血护肝,解毒止痛,有降低转氨酶,消退黄疸以及改善各类肝炎临床症状的作用,用于治疗急慢毒性肝炎等。

 三是在原方的基础上作了化裁,仍用原名或更用新名,这类中成药要注意辨其名实,才能在临床上正确应用。

 用于小儿的几种清肺止咳口服液均以麻杏石甘汤为基本方,成分相近,功用类似:小儿咳喘灵口服液是麻杏石甘汤加银花、板蓝根、瓜蒌等,宣肺止咳、清热祛痰。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儿童清肺口服液是北京宣武区四愿堂儿童清肺丸改进,麻杏石甘汤合黄芩、半夏、瓜蒌皮、桑白皮、板蓝根、浙贝等,宣肺止咳,化痰作用更强;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是麻杏石甘汤合黄芩、板蓝根、北豆根,宣肺止咳,兼有利咽的作用;而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是麻杏石甘汤合白虎汤加现代经典方剂双黄连(双花、黄芩、连翘),再加鱼腥草、板蓝根、麦冬等,从组方来看,其清热解毒、宣肺化痰之力盛,用于热邪犯于肺卫所致咳、喘、痰、热等症,适于治疗儿童感冒、肺热、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病症。

 表虚感冒颗粒即桂枝加葛根汤加杏仁,散风解肌,和营退热,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证的感冒,症见发热恶风,有汗,头痛项强,咳嗽痰白,鼻鸣干呕,苔薄白,脉缓。

 感冒疏风颗粒(胶囊、片),是麻桂各半汤加防风、紫苏叶、独活、桔梗、炒谷芽等,辛温解表,宣肺和中,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咳嗽,头痛怕冷,鼻流清涕,骨节酸痛,四肢疲倦。

 桂龙咳喘宁胶囊是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小陷胸汤药物再加杏仁,功能止咳化痰,降气平喘,用于外感风寒、痰湿阻肺引起的咳嗽、气喘、痰涎壅盛等症;急、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茵栀黄胶囊(片、口服液、注射液)是茵陈蒿汤去大黄加黄芩、银花,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用于湿热毒邪内蕴所致急、慢性肝炎;黄栀花口服液则是茵陈蒿汤去茵陈,加黄芩、银花组成,清泻并举,用于外感热证,症见发热、头痛、咽赤肿痛、心烦、口渴、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等。

 宁神灵颗粒是国医大师张琪研制的头痛类非处方药,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去人参、茯苓、铅丹而成,具有疏肝开郁,镇惊安神的作用,用治头昏头痛,心烦易怒,心悸不宁,胸闷少气,少寐多梦等症。

 少阳感冒颗粒是小柴胡汤加青蒿,作用扶正解表,清热和中,用于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头晕目眩,不思饮食,心烦恶心;而柴黄颗粒则是取方中柴胡和黄芩两药,清热解毒,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发热。

 麻仁滋脾丸是麻子仁丸加当归、郁李仁,原方用治脾约,故名滋脾丸,润肠泄热,行气通便,用于虚人及老人肠燥便秘,习惯性便秘,产后便秘,痔疮术后便秘属于胃肠燥热,大便干结,小便频数者。

 金匮肾气丸本是源于《金匮要略》的肾气丸,由干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桂枝、炮附子八味药组成,温肾化气,用于肾气不足,腰酸脚软,肢体畏寒,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频数,舌质淡胖,尺脉沉细,及痰饮喘咳,水肿脚气,消渴,久泄等。而市售金匮肾气丸是由在原肾气丸八味药基础上加牛膝、车前子等由十味药组成,较原方利水作用增强;桂附地黄丸则是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八味丸」,将肾气丸中干地黄改为熟地黄,将桂枝改为肉桂,功用温补肾阳,用于肾阳不足,腰膝酸冷,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等;济生肾气丸是《济生方》中肾气丸,是桂附地黄丸加车前子、牛膝等利水药,温补肾阳,行水消肿。所以《金匮要略》原本的肾气丸没有成药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