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治病-伤寒论治疗癫痫的药方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药方出处
本方出自《伤寒论》,原治太阳病,发汗未愈,风寒入里化热,“汗出而喘者”。后世用于风寒化热,或风热所伤,但见肺中热盛,身热喘急,口渴脉数,无论有汗,无汗,便以本方加减治疗,服后辄效。因肺中热甚,蒸迫津液,固然有汗,若津液大伤,则汗少或无汗。此时当加重石膏用量,或加炙桑皮、芦根、知母之属。若无汗而见恶寒,是虽邪已入里化热,但在表之风寒未尽,或是风温而挟风寒所致,当酌加解表之品,如荆芥、薄荷、淡豆豉、牛蒡子之类,在用清泄肺热为主的同时,开其皮毛,使肺热得泄而愈。所以临证用本方,不必拘于“汗出而喘”,但当细审无汗之故,或加清热生津之品,或加辛散解表之属,自然药证相当,应手而效。
方论 盛心如:“按仲师大论,于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麻杏石甘汤主之。柯韵伯于此则谓‘无汗而喘,大热。’盖汗出而喘者,热壅于肺也;无汗而喘者,热闭于肺也。壅于肺者,皮毛开,故表无大热。热闭于肺,则皮毛亦闭,故表热甚壮。是以不论有汗无汗,皆以麻杏石甘为主。盖以石膏清其里热;有汗者,得麻黄疏泄,而壅者亦宣;无汗者,得麻黄疏散,而闭者亦开;有杏仁以定喘,甘草以泻火,烦热乌有不解者乎。”《中国医药汇海·方剂部》
倪海厦经典药方书中有的药方没有煎药方法怎么用?
倪海厦老师在讲《伤寒论》的桂枝汤时专门谈到了这个问题,他说,我们用汤剂,有时会取中药的“气”,有时会取中药的“质”,什么意思?我们从阴阳的角度来理解就比较容易了。中药有四气和五味这些属性,倪师所说的“气”指的就是中药的寒热温凉这四气,气属阳,主升主动;倪师所说的“质”就是指的中药的酸苦甘辛咸这五味,味属阴,主降主静。
搞清楚“气”“质”“味”这些概念之后,我们就理解了倪师的意思。那么,什么情况下我们要取药物的“气”呢?答案是治疗外感类疾病的时候,因为这一类疾病的病位在表,需要用药物“升”、“动”这些属阳的性来治疗,因此,需要用中药的“气”,因为“气”的性也属阳,主升主动,可以引导人体的气血趋向于体表;治疗内伤杂病或各种慢的时候,需要用中药的“质”,也就是“味”来治疗,因为这一类疾病的病位一般在人体的里面,相对于“表”而言,“里”属阴,而中药的“质”属阴,主降主静,可以引导人体的气血趋向于里。
道理都清楚了,那么,最后一个问题,如何取中药的“气”和“质”?煎药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倪师介绍说,要取中药的“气”,方法就是用大火快煎,一般10—15分钟即可,避免久煎,这样,我们就可能把中药的“气”最大可能地保留了下来,而如果要取中药的“质”,也就是“味”的时候,就需要久煎了,一般可以煎30-60分钟,有些滋补的中药,甚至可以煎1-2小时都没问题,比如现在流行的膏方,其清膏的部分都需要煎煮2-4小时。
这个药方子主要是治什么的
这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变方,《伤寒论》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去了生姜大枣铅丹,加远志、合欢皮和白术。
107条本用来治疗少阳误下所致的痰热内扰,邪气弥漫,虚实互见,但因为组方和解少阳枢机,兼化痰热,扶正祛邪,镇静安神,所以也可以用在失眠治疗上。通过本方的加减可以看到,远志合欢皮都是安神的。白术加在这里和桂枝茯苓形成了苓桂术甘汤的方底,应该是开方者有温化痰饮的想法,
少阳柴胡汤本为胆火内郁而设,今亦可用于疏肝解郁。只是方中又联用苓桂术甘汤......。从手少阳也可一试。
汤头歌诀里的药方重量和伤寒论原文怎么不一样啊
确实是古代的计量单位跟我们现在的不一样。还有个主要原因是,古代中药的炮制和煎煮时的细节,经过历代传承已经缺失了。
比如说,麻黄汤的煎煮,不是单纯的将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四味药放在一起煎煮。而是“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这些,在现在生活的煎煮过程中是做不到的。
中医四大经典的伤寒论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及其杂病治疗规律的专著。东汉末年南阳人张仲景撰于公元200-205。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 。《伤寒论》全书共12卷,22篇,397法。除去重复之外共有药方112个。全书重点论述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如何进行辩证施治的方法。他把病症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种,即所谓“六经”。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势的进退缓急等方面的因素,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症候归纳出症候特点、病变部位、损及何脏何腑,以及寒热趋向、邪正盛衰等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
该书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集汉代以前医学之大成,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系统地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俱全,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承先启时的作用,对祖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具体他说,他不仅为诊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也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辨证论治的规范,从而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为后世医家奉为经典。
《伤寒论》全书共10卷,22篇。内容包括辨太阳病、辨阳明病、辨少阳病、辨太阴病、辨少阴病、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主要论述了伤寒六经病的脉证治法,是《伤寒论》的主体组成部分;尚有“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3篇,分别论述了伤寒、杂病的脉证预后以及伤寒的病因、病机、传变等;还有痉湿暍、霍乱、阴阳易、差后劳复等病的证治以及汗、吐、下等治法的应用范围和禁忌证。后世多数学者认为,“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3篇及“痉湿暍、“汗、吐、下可与不可”等条文非仲景笔,系王叔和编撰增入,故自明代以后多删而不录。 该书是一部论治外感热病的专着,作者全面总结了东汉以前诊治外感热病的经验,运用《素问·热论》的理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对外感病的发生、发展、预后、治疗等进行了精辟的阐发,将外感疾病具有规律性的各种表现,归纳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病证,每经结合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进行辨证论治,既有“同病异治”,亦有“异病同治”,确立了严谨的治疗规范,创立了六经辨证体系,奠定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原则。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理论联系实践、理法方药齐备的临床医学巨着,书中按伤寒传变规律,以条文的形式逐一辨治,言简间赅,辨证严谨,治法灵活多变,制方药少而精,故被历代医家尊为“经典”,对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实践证明,该书辨证论治的原则不仅适用于伤寒病的治疗,而且是指导其他临床各科治疗的准则;其所运用的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基本治法,被后世广泛应用;其所创制的113个基本方剂,如麻黄汤、桂枝汤、承气汤、白虎汤、小柴胡汤、理中汤、四逆汤、五苓散、泻心汤、乌梅丸等,成为临床广为应用的有效方剂。可见。《伤寒论》对祖国医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