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蜕在中药中有如何的用处?

全国治疗癫痫的针灸名家-针灸治癫效果

蝉蜕:(蝉脱)(解表:疏散风热药)甘,寒。归肝、肺经。 功效: 疏散风热,透疹止痒,退翳明目,息风止痉。 应用: 1、用于感冒风热或温病初起有表证者,可与荆芥、薄荷、金银花等配用;表里热盛者,并用石膏,以清解表里之热。风热所致的失音、咽痛,则常与胖大海同用。 2、用于麻疹初起,疹出不畅,以及风疹、风疹块,皮肤搔痒。前者,常配牛蒡子、薄荷、葛根等以透发麻疹;后者,常配白蒺藜、荆芥、防风等以祛风止痒。 3、用于风热目赤或翳障。前者,常与菊花、木贼、白蒺藜配伍,以疏风明目,如菊花散;后者,常与石决明、赤芍、当归等配伍,以退翳明目。 4、用于破伤风和小儿惊风。破伤风,牙关紧闭,角弓反张,常与天麻、全蝎、天南星配伍,如五虚追风散;小儿惊风,发热、抽搐者,可与钩藤、僵蚕、黄芩配伍,以清热息风。 [用量、使用注意、禁忌] 3—9克。用于息风止痉,可用至30克。 研究: 含大量甲壳质。 有镇静作用。能降低反射反应和横纹肌紧张度,并对神经有阻断作用。

采纳哦

灸远志的功效与作用

今天给各位分享灸远志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炙远志功效和作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收藏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1、炙远志有什么功效2、《本草精荟》:交通心肾:远志的功效与应用3、治疗偏头痛有什么食疗方法中药外敷可以治偏头痛吗4、远志的功效与作用炙远志有什么功效炙远志有安神益智,祛痰,解郁的功效,可主治惊悸,健忘,梦遗,失眠,咳嗽多痰,痈疽疮肿等证。

《本草精荟》:交通心肾:远志的功效与应用远志为草本植物远志的根。

主产于山西、陕西、吉林、河南等地。

春秋采挖,洗净晒干。

常生用或灸用。

一、远志的功效:

远志味辛、苦,微温。

归肺、心经。

功效能宁心安神,祛痰开窍,消散痈肿。

被誉为“辛开通窍、豁痰定惊之要药”。

常用于惊悸健忘,失眠多梦,神志恍惚,癫痫发狂,咳嗽痰多,痈疽疮毒,乳房肿痛等证的治疗。

名家名著摘要:

《本经》:“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

《别录》:“定心气,止惊悸,益精,去心下膈气,皮肤中热,面目黄。

《药性论》:“治健忘,安魂魄,令人不迷。

《日华子本草》:“主膈气惊魇,长肌肉,助筋骨,妇人血噤失音,小儿客忤。

《本草纲目》:“治一切痈疽。

《滇南本草》:“养心血,镇惊,宁心,散痰涎。

疗五痫角弓反张,惊搐,口吐痰涎,手足战摇,不省人事,缩小便,治赤白浊,膏淋,滑精不禁。

《药品化义》:“凡痰涎沃心,壅塞心窍,致心气实热,为昏愦神呆,语言蹇涩,为睡卧不宁,为恍惚惊怖,为健忘,为梦魇,为小儿客忤,暂以此豁痰利窍,使心气开通,则神魄自宁也。

《玉楸药解》:“远志辛散开通,治心窍昏塞,胸膈痹痛,补肾壮阳,敛精止泄,疗骨疽乳痈,一切疮疡肿毒。

《本草备要》:“苦泄热,温壮气,辛散郁。

主手少阴心,能通肾气,上达于心。

强志益智,补精壮阳,聪耳明目,利九窍,长肌肉,助筋骨。

治迷惑健忘,惊悸梦泄。

肾积奔豚,一切痈疽。

二、远志的配伍应用:

1.用于心神不安、惊悸等证。

远志有宁心安神之功,常配伍朱砂、龙齿等定惊之药,即远志丸。

2.用于失眠、健忘。

远志善交通心肾,有安眠之功。

治心气不足,心肾不交,失眠健忘等证,常配伍人参、石菖蒲、茯苓,即定志小丸,又称人参定志丸,也叫开心散。

若治用脑过度、健忘、记忆力减退,常配伍龟板、龙骨、石菖蒲,即孔圣枕中丹。

汪昂言:“能交心肾。

李时珍言:“远志强志益精,故治健忘。

盖精与志,皆藏于肾。

肾精不足,则志气衰,不能上通于心,故健忘梦泄也。

3.用于痰阻心窍所致的精神错乱、神志恍惚、惊痫等证。

远志有豁痰开窍之功,常配伍石菖蒲、郁金、白矾等药。

远志还可用于咳嗽痰多,难咯出者,可使痰液稀释,易于咯出。

常配伍桔梗、甘草、杏仁等药

张锡纯言:“其性善理肺,若以甘草辅之,诚为养肺要药。

4.用于痈疽肿毒。

远志能消散痈肿,用于痈疽疖毒、乳房肿痛,可单用为末酒送服,或外用调敷。

张锡纯言:“若用水煎取浓汁,去渣重煎,令其汁浓若薄糊,以敷肿疼疮疡及乳痈甚效。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远志除祛痰外,还有很强的抗炎作用,故而能治疮痈初起之证。

《本草经疏》:“痈疽皆从七情忧郁恼怒而得。

远志辛能散郁。

三、远志的用法用量:

远志常入煎剂,也可入丸散,亦可外用。

入煎剂常用量几克至十余克;外用适量。

入药一般需要去心,因远志心没有药用价值。

若不去心,亦不影响疗效。

汪昂言:“去心,甘草水浸一宿用。

四、远志的应用注意:

远志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服后易引起恶心呕吐,故有溃疡病及胃炎者慎用。

蜜炙后可减轻不适反应。

古书言远志能解乌头、附子之毒,有待进一步证实。

《本草经集注》:“杀天雄、附子毒。

~

——中医实战笔记20.8.19夜

#中医实战笔记#

治疗偏头痛有什么食疗方法中药外敷可以治偏头痛吗现在很多人看病治病开始注重起药物本身对自身的影响了,于是很多人开始通过食疗、药膳的方法来达到缓解病痛、增强免疫力的目的。

偏头痛作为比较常见的头部病症,其实针灸和按摩等方法并不能根治,不如试试食疗方法吧。

治疗偏头痛有什么食疗方法一、山药枸杞炖猪脑

原料:怀山药、枸杞各30克,猪脑1具,黄酒、精盐各适量。

制用法:将猪脑撕去筋膜后浸泡在清水中待用。

将怀山药、枸杞洗净后与猪脑一起入锅加适量的清水炖煮。

煮约两个小时后向锅中加入适量的黄酒和精盐,再炖煮10分钟左右即成。

此方可每三天吃一剂。

功效及适应症:此方具有滋养肝肾、益气养阴的功效,尤其适合有心悸、气短、乏力和面色苍白等症状的偏头痛患者使用。

二、芹菜粥

原料:连根芹菜12克,粳米250克。

制用法:将芹菜洗净后连根一起切碎。

将粳米洗净后入锅加适量的清水熬粥,米熟后加入切好的芹菜再煮5分钟左右即成。

此方可每天吃一剂。

功效及适应症:此方具有清热止痛的功效,尤其适合有心烦易怒、面色赤红等症状的偏头痛患者使用。

三、菊花粥

原料:菊花15克,粳米100克。

制用法:将粳米洗净后入锅加适量的清水熬粥,米熟后加入菊花再煮5分钟左右即成。

此方可每天吃一剂,最好在早饭时食用。

功效及适应症:此方具有清肝火、散风热的功效,尤其适合有心烦易怒、面色赤红等症状的偏头痛患者使用。

四、桑菊豆豉粥

原料:桑叶10克,菊花、豆豉各15克,粳米100克。

制用法:将桑叶、菊花和豆豉一起入锅加适量的清水煎煮后去渣取汁。

将此药汁与洗净的粳米一起放入沙锅中加适量的清水熬粥,米煮即成。

此方可每日吃一剂。

功效及适应症:此方具有疏风清热、清肝明目的功效,尤其适合有头昏脑涨、口渴便秘等症状的偏头痛患者使用。

五、疏肝止痛粥

原料:香附9克,玫瑰花3克,白芷6克,粳米(或糯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用法:将香附、白芷一起入锅加适量的清水煎煮后去渣取汁。

将此药汁和洗净的粳米一起入锅加适量的清水熬粥,米熟后向锅中加入玫瑰花和适量的白糖,再用文火慢煮10分钟左右即成。

此方可每日吃一剂。

功效及适应症:此方具有疏肝解郁、理气止痛的功效,尤其适合偏头痛发作较频繁的患者使用。

六、绿精茶

原料:绿茶1克,谷精草10克,蜂蜜适量。

制用法:将绿茶和谷精草一起入锅加适量的清水煮5分钟左右后去渣取汁即成。

饮用此药汁前可在其中加入适量的蜂蜜。

此方可每日饮一剂,分数次饮用。

功效及适应症:此方具有祛风止痛的功效,适合各种原因引起的偏头痛患者使用。

七、菊花白芷饮

原料:菊花、白芷各9克。

制用法:将菊花和白芷一起研成细末。

将此药末用开水冲泡后代茶饮用。

可每日饮一剂,分数次饮用。

功效及适应症:此方具有疏风清热、解痉止痛的功效,适合各种原因引起的偏头痛患者使用。

八、葱白川芎茶

原料:葱白两段,川芎、绿茶各10克。

制用法:将葱白、川芎和绿茶一起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后饮用。

可每日饮1剂。

功效及适应症:此方具有祛风止痛的功效,尤其适合有畏寒肢冷、鼻塞流涕等症状的偏头痛患者使用。

九、止痛饮

原料:白芷6克,细辛3克,蔓荆子、防风各9克,蜂蜜适量。

制用法:将白芷、细辛、蔓荆子、防风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后一起入锅加适量的清水用武火煮沸,水沸后再用文火煎煮10分钟左右,然后加入适量的蜂蜜即成。

此方可每日饮一剂,分数次饮用。

功效及适应症:此方具有祛风、解痉、止痛的功效,尤其适合有畏寒肢冷、鼻塞流涕等症状的偏头痛患者使用。

中药外敷可以治偏头痛吗外敷方

取川芎、生南星、生白附子各等份,共研末,取药末30克,用连须葱白头7个,鲜姜15克,共捣如泥状,与药末调匀,再用布包好蒸热,外敷并热熨痛处。

塞鼻法

川芎、白芷、炙远志各50克,冰片7克,共研极细末,贮瓶备用。

用纱布(2~3层)包药粉少许塞纳入鼻中,右侧痛塞左鼻,左侧痛塞右鼻。

衣冠疗法

取白芷、防风、荆芥、钩藤、苍术、川芎、桂枝各10克,藁本6克,细辛5克,共研末做成棉帽,戴在头上。

此法用于偏头痛遇风或遇冷甚者。

熏蒸法

川芎、当归各30克,荆芥60克,白芷、细辛各10克。

上药加清水适量煮沸,趁热熏蒸头面部,待药温适度时再洗头部。

1日1剂,熏洗2~3次。

偏头痛中成药有哪些复方羊角片(冲剂、胶囊)

具有活血祛风、平肝镇痛的功效。

胶囊每天3次,每次5粒。

片剂每次5片,1日3次。

2周为1个疗程。

七叶神安片

有镇痛、镇静、抗炎、消肿的功能,能营养和调节中枢神经,服后无嗜睡感。

每天3次,每次2片。

2周为1个疗程。

菊花茶调散

有活血化瘀、疏风止痛的功效。

每次1包,1日2次,茶水送服,取汗。

小儿酌减。

愈风丹

具有平肝熄风、镇痛止痉、安神定志的功效。

每次1丸,1日2次,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养血清脑颗粒剂

具有养血平肝、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

每天2次,每次1袋。

2周为1个疗程。

远志的功效与作用来源该品为远志科植物远志PolygalatenuifoliaWilld.或卵叶远志PolygalasibiricaL.的干燥根。

性味归经苦、辛,微温。

归心、肾、肺经。

功能主治安神益智,祛痰,消肿。

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痛。

应用1.失眠多梦,心悸怔忡,健忘。

该品苦辛性温,性善宣泄通达,既能开心气而宁心安神、又能通肾气而强志不忘,为交通心肾、安定神志、益智强识之佳品。

主治心肾不交之心神不宁、失眠、惊悸等症,常与茯神、龙齿、朱砂等镇静安神药同用,如远志丸(《张氏医通》);治健忘证,常与人参、茯苓、菖蒲同用,如开心散(《千金方》),若方中再加茯神,即不忘散(《证治准绳》)。

2.癫痫惊狂。

该品味辛通利,能利心窍,逐痰涎,故可用治痰阻心窍所致之癫痫抽搐,惊风发狂等症。

用于癫痫昏仆、痉挛抽搐者,可与半夏、天麻、全蝎等化痰、息风药配伍;治疗惊风狂证发作,常与菖蒲、郁金、白矾等祛痰、开窍药同用。

3.咳嗽痰多。

该品苦温性燥,入肺经,能祛痰止咳,故可用治痰多粘稠、咳吐不爽或外感风寒、咳嗽痰多者,常与杏仁、贝母、瓜蒌、桔梗等同用。

4.痈疽疮毒,乳房肿痛,喉痹。

该品辛行苦泄,功擅疏通气血之壅滞而消散痈肿,用于痈疽疮毒,乳房肿痛,内服、外用均有疗效,内服可单用为末,黄酒送服。

外用可隔水蒸软,加少量黄酒捣烂敷患处。

远志味辛入肺,开宣肺气,以利咽喉,

灸远志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炙远志功效和作用、灸远志的功效与作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陕西省中医医院的医护团队

全院在职职工665人,其中,高级中医药专家117名,博士3名,硕士24名,有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5名,省级名老中医药专家11名;有突出贡献的专家7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8名,“三五人才”5人。

胡筱娟,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现任陕西省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兼任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内分泌学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分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陕西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实践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常务编委,《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编委,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指定的国家级名老中医闫晓萍主任医师学术继承人。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医、教、研工作,发表学术论文48篇,出版专著9部(主编或参编),主持 “尿毒宝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等省科技厅科研课题3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各类并发症、肾炎尿毒症、甲状腺病、更年期综合征、代谢综合征、风湿病、痛风、肥胖、内分泌功能紊乱等内分泌代谢及免疫风湿类疾病。尤其在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胃肠神经功能紊乱、风湿病的中医治疗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

韩祖成,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卫生系统白求恩精神奖获得者,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老年病研究所副所长,陕西省中医医院脑病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第五届、第六届理事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针灸康复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学术带头人。承担《焦虑症中医证候的精神心理学特征的研究》等国家、省级科研课题6项;取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等4项,发表论文30余篇,脑病专著5部。

李宝华,主任医师,陕西省名中医,担任全国和省级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39年,曾任国家七五攻关课题组组长、脑内科主任等职。在临床诊疗脑及脊髓病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危重症方面有独特的中医诊疗技术和方法,有较高造诣和创新。出版中医药学术专著两部《古今中风医案荟萃》;《中国历代名医家评介》。在各级学术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和交流专业论文40余篇。

乔树真,主任医师 从事脑病临床并潜心研究20余年,曾参加国家七五攻关脑血管病项目及陕西省卫生厅、陕西省中医管理局等课题研究,并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撰写论文20余篇,曾在西京医院神经内科进修一年,擅长中风、头痛、眩晕、癫痫、痿证、帕金森、痴呆等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在中风病、头痛、眩晕、失眠、抑郁焦虑的治疗方面有独到之处。

刘冬玲,主任医师 1986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获医学学士学位。从事中医脑病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0多年,曾参与国家七五攻关脑血管病项目及省级科研课题多项,参与多部专著的编写工作,撰写专业论文10多篇。曾于1988年9月至1990年5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进修学习。擅长中风病、头痛、眩晕、失眠,及抑郁、焦虑症的诊断、治疗,对癫痫、肌无力及帕金森、痴呆等神经损害的疾病的治疗。

惠振亮,副主任医师1991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获学士学位,毕业至今一直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师从中医专家李宝华主任医师,发表论文10余篇,参加省级科研项目二项,擅长治疗中风病、痴呆﹑失眠、抑郁、焦虑、眩晕、癫痫、头痛、高血压、高血脂等病症的诊断和治疗。并参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研究基地脑病专业2、3类新药研究10余项。

阮绍萍 住院医师 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系中西医结合临床脑病专业硕士研究生,致力于中风病、头痛、眩晕、失眠、面神经炎、帕金森病等脑系疾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与研究。

吴鹏亮 住院医师 于2004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从事中医脑病临床及科研工作5年,对中风病、痴呆﹑失眠、抑郁、焦虑、眩晕、癫痫、头痛、高血压、高血脂等病症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研究。

曹瑾,2006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2009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师从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心脑血管疾病专家—刘素蓉教授,现任陕西省中医医院脑内科住院医师,擅长治疗中风、眩晕、头痛、高血压病等疾病。

辛银虎 副主任医师。1985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针灸系,从事中医脑病的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治疗中风,头痛,癫痫,眩晕,失眠抑郁等疾病和中风与外伤导致的肢体功能丧失的康复工作。先后在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

徐军锋 住院医师 1998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从事中医脑病临床工作8年,发表论文《针灸在中风病刚柔相济法临床康复综合方案中的应用体会》等3篇。致力于中风、面瘫、头痛、不寐、眩晕、郁症、颤症的针灸治疗的研究及中风病的康复治疗及个性化辅助支具矫形器的适配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疗效显著。

王翠,2008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研究生,2009年考入陕西中医学院中医临床系,师从于陕西省中医医院脑病科主任韩祖成.现任陕西省中医医院脑病科住院医师,擅长中风病、头痛、失眠、焦虑抑郁、眩晕、癫痫、痿证等中医诊治。

田腊群,主治医师 1995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一直从事内科中西医临床医疗工作。2000年至今还从事新药研发工作,曾多次参加GCP培训,熟练掌握新药研发过程,并参与脑病科新药试验研究四十余项,其中包括:中风病、癫痫、焦虑、抑郁、失眠、头痛等项目;熟悉康复医疗工作。

陈捷 肿瘤科主任,主任医师。1988年毕业后分配在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从事结核病防治工作四年。1992年起一直从事肿瘤内科临床工作至今,2000年获得在职研究生结业证书,从事肿瘤专业20多年,主要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运用中医辨证的方法解决了肿瘤的许多合并症、疑难症的治疗,对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工作期间,跟随名老中医贾昆、谢远明主任医师学习,对中医肿瘤病学理论和临床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 特别是晚期肿瘤患者并发症的治疗,如癌性胸腹水、癌性疼痛、癌性发热等。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治疗方面,治疗方法独特,取得了良好疗效。在乳腺病的治疗中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对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乳腺导管瘤有独特的治疗方法。作为负责人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陕西省卫生厅、省科委科研课题各一项。参编4部著作,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参加多项中药新药的临床研究,临床试验方案的设计等。现为陕西省药理学会化疗药物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老年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肿瘤病专业委员会秘书、西安市抗癌协会秘书、中华医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

魏琳,主任医师 毕业于陕西省中医学院,曾任陕西省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兼任“全国乳腺病疑难病研究中心主任”,“全国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十一届委员”,“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中医肿瘤专业委员副主任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常务理事”等学术团体职务从事肿瘤专业30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特别是在乳腺病的治疗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对中、晚期各类肿瘤的治疗,以及一些良性肿瘤有较好的治疗方法及新的见解,对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乳腺导管瘤、乳腺癌放疗化疗有独到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对晚期肿瘤患者的增效减毒治疗方面、控制肿瘤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痛苦等方面有较好的疗效。共编撰著作五部(包括参编),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及省、厅级课题3项,负责药理基地工作8年,完成新药临床试验12项。

张允让,主任医师,原陕西省中医药学会委员,陕西省中医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1963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专业,在应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肿瘤方面颇有成就,并发表论文数篇,出版著作数部。

苗文红,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 1990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2007年获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医学硕士学位,现任陕西省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负责陕西省科技厅自然基金科研课题一项、承担陕西省卫生厅科研课题一项,作为第二负责人参加国家级课题两项,其中一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获陕西省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主编和参编著作多部,在国家级和核心期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负责和参加多项中药临床研究。1990年毕业分配至陕西省中医医院,一直从事肿瘤内科临床工作至今,主要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良、恶性肿瘤,运用中医辨证的方法解决了肿瘤的许多合并症、疑难症,对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针对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妇科肿瘤及脑瘤的治疗,在继承肿瘤名家贾老、谢老等老一辈多年临床经验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会,为病人制定适宜病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临床上还在乳腺病、血液病患者,在乳腺病、血液病的治疗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李增战,主任医师。国家“天使工程”新培养肿瘤专家、陕西省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会员。1989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医疗专业,毕业后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工作,曾在多家三甲医院进修学习,从事肿瘤内科临床工作多年,擅长多种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别是在呼吸系统肿瘤、消化系统肿瘤及癌性胸腹水等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疗效突出。同时在中医辨证治疗良性增生性疾病:如全身泛发性皮下脂肪瘤、女性乳腺增生及乳腺导管瘤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工作期间参加国家中管局课题科研课题1项,省级科研课题1项,同时负责或参加了6项国家级药品临床试验科研工作,撰写专业论文多篇。

杨晨光,副主任医师。1995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此后长期从事中西医肿瘤临床及科研工作。2004-2005年在法国地中海大学马赛医学院进行恶性肿瘤的临床研修,顺利答辩并获法国临床肿瘤学深入培训证书(A.F.S.A.)。临床上主张把现代医学研究成果纳入中医体系指导临床实践,最大程度的为病人提供科学规范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重视在中医形神观指导下进行病人个体的心理社会行为分析,指导病人配合中医养生方法辅助抗癌,十余年来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在肺癌,乳腺癌,膀胱癌等的六经辩证,经络辩证治疗上有独到见解。研究重点是抗肿瘤药物的个体化应用。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研究成果多次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SCO)上交流。参编多部学术专著。参

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及省级课题4项,国家级新药临床工作十余项。

许鹏,住院医师,2006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并获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硕士学位,毕业后从事肿瘤临床工作至今,为陕西省第三批老中医学术继承人。负责病房一线工作。

鱼麦侠,住院医师,2004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中医专业,毕业后从事肿瘤临床工作至今,现攻读陕西中医学院在职研究生。负责病房一线工作。李喜凤,主管护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200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本科。负责肿瘤病人的心理支持,肿瘤微波治疗。

马战平,男。主任医师,研究生学历,陕西省中医医院呼吸科主任。现担任中华中医药感染病分会全国委员;陕西省中医、中西医结合呼吸病专业委员会秘书;中华结核呼吸病学陕西省分会委员;《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常务编委等职。 已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主持及参与省级以上科研课题9项,2007年7月被评为陕西省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1999.7~2000.8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进修学习1年;2007.9~2008.9被中央组织部选派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师从我国著名的呼吸病专家、中国哮喘联盟主席林江涛教授,于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协和医院访问学习1年;2008.9始被国家“四部委”选定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师从于陕西省十大名医、陕西省名中医刘华为教授。 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来,一直致力于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工作,能够熟练的应用电子支气管镜、呼吸机、血气分析、肺功能、胸膜活检术、经皮肺穿术等技术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对呼吸系统的多种疑难病症能够熟练的应用中医学理论进行灵活的辨证施治,疗效突出。擅长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重症肺炎、肺癌、慢性咳嗽、间质性肺病、不明原因发热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陈鸿芳,女,副主任护师,中医护理专家,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现任陕西省中医医院护理部负责人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护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等杂志常务编委。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科研及教学研究20余年,具有多专科护理经验,尤其在中医护理和心理护理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发表科技论文10余篇;参编专著2部;参与科研课题4项,负责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2011年度课题“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情志护理干预方案的研究”;负责卫生部2011年国家重点专科陕西省中医医院中医肾病护理部分申报及建设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培育项目——陕西省中医医院护理学科项目负责人、学科带头人;承担多项陕西省继续教育项目授课任务。

名著导读《千金方》/唐/孙思邈/巍巍堂堂,百代之师!

名著概要

《备急千金要方》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世简称为《千金方》。 《千金方》共30卷,其中主要对于临床各科的诊治方法、食物疗法及预防、卫生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论述。卷首以显著地位论述了《大医精诚》与《大医习业》,突出地强调了作为一位优秀医生必须具备高尚的医疗道德修养和精辟的医学理论医疗技术。作出了医德与医术的严格要求,成为历代临床医生修养的准绳。

? 为此,该书孙思邈十分重视妇女和儿童的名家点评药王山一座托名石碑上写道:“凿开径疾病,用很大的篇幅专论妇人病、婴幼儿病及体质发展的特点。他认为路,名魁大医。羽翼三圣,调合四时。降龙妇女有经、带、胎、产等方面的特殊伏虎,拯衰救危。巍巍堂堂,百代之师生理条件和疾病范围;儿童的身体结构与成人大不相同,皆应单分出科,独立讨论。他也是最早提出将妇科单列一科的医家。孙氏在比较正确地论述了妇女妊娠及胎儿在母体逐月发展之形态等以后,还强调了初生儿的护理、喂养及乳母、保育员的选择条件等,应该说这是很符合科学要求的。

在内科病的防治方面,按脏腑病症逐一论述,这是孙思邈对内科学的一大贡献。将神经和脑血管病分为偏枯、风痱、风懿、风痹进行诊治。记载了神经病人在认识、情感、思维、语言和行为等方面的障碍,在治疗上按病症分类用药,如惊痫药品、失魂魄药品及其他疗法。指出消渴病(糖尿病)患者要节制饮酒、房事、咸食及含糖较高的食品。在治疗上不要使用针灸,以防外伤成疮久不痊愈;除用药物治疗外,还要用饮食疗法,如牛乳、瘦肉等食物。记述了数十种内科急症,如癫痫惊厥、眩晕、卒心痛、咯血、吐血、腹痛、瘟疫、尸厥等的诊治抢救。广泛地使用黄连、苦参、白头翁治痢;用常山、蜀漆治疟。认为霍乱等传染病并非鬼神所致,皆因饮食不节不洁所生。对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的防治和老年病,孙思邈主张用药物饮食、运动等调养方法。

? 用含碘丰富的动物甲状腺(靥)及海藻、昆布来治疗甲状腺肿(瘿),用富含维生素A的动物肝脏来治疗夜盲症。用地肤子、决明子、茺鼒子、青葙子、车前子、枸杞子来防治维生素A缺乏症。用谷白皮、麻黄、防风、防己、羌活、吴茱萸、桔皮、桑白皮、茯苓、薏苡仁、赤小豆来防治维生素B缺乏症在外科方面,他首创的葱管导尿术和灸法治痈疽等多种效验颇佳的方法被后人大量地采用。

? 在针灸治疗方面,他独创了“阿是穴”疗法,就是找到病人感觉最痛苦的部位施针的方法。他认为,关于针灸疗法,必须首先掌握经络、穴位的理论和技术。他在前人绘图的基础上,经过考订、修改、并创造性地以青、黄、赤、白、黑五色彩绘以区别其十二经各经络之走行方向空穴之部位,并以绿色绘制奇经八脉。该图分正、侧、背面三幅,大小取常人之一半为之。

? 在针灸临床上,他指出选穴要少而精,提倡针灸辨症,主张综合治疗在药物学方面,他十分注重采药的时间和制作方法以及药品的产地,在药材学方面亲自做了大量的实践和调查,对于不同时间采摘、不同方法炮制、不同产地药物的各种细微差别进行了多方面的比较,在组方配药时,就对此有了严格的区分和不同的要求。

孙思邈还创立了根据药物的治疗功效对药物进行分类的方法。在疾病诊疗技术上,孙氏创造了“验透隔法”,就是确诊胸背部化脓性感染是否穿透胸膜引致脓胸的科学方法。其方法是在胸、背肋部脓疮疮面贴一薄纸或竹内膜,于光亮处观察竹膜是否随着病人呼吸同步起伏,呼气则竹内膜内陷,吸气则竹内朦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