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巨虚简介

大同中医治疗癫痫-大同针灸好的老中医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下巨虚的别名 5 出处 6 特异性 7 穴名解 8 所属位置 9 下巨虚的定位 10 下巨虚穴的取法 11 下巨虚穴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下巨虚穴的功效与作用 13 下巨虚穴主治病证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下巨虚穴的配伍 16 特效 *** 17 文献摘要 18 研究进展 19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下巨虚 1 拼音

xià jù xū

2 英文参考

xiajuxu(ST 39)Lower Huge Passage

Xiajuxu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Xiàjùxū ST39 [中国针灸学词典]

xiàjùxū [WS/T 476—2015 营养名词术语]

S39 [WS/T 476—2015 营养名词术语]

ST39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下巨虚 汉语拼音 Xiajuxu 罗马拼音 Hsiachuhsu 美国英译名 Inferior Great Void 各

号 中国 ST39 日本 39 法

国 莫兰特氏 E39 富耶氏 德国 M39 英国 S39 美国 St39

下巨虚为经穴名(Xiàjùxū ST39)[1]。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名巨虚下廉;《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名下廉;《备急千金要方》名下巨虚;别名下林、足下廉[2]。下巨虚属足阳明胃经,小肠之下合穴[1]。下即下方,巨即巨大,虚即中空、空隙,胫、腓骨间形成较大间隙,穴在此空隙之下方,故名下巨虚[1]。下巨虚是治疗下腹部疼痛的主穴[3]。主治小腹痛,肠鸣腹痛,泄泻,痢疾,大便脓血,泄利脓血,细菌性痢疾,急慢性肠炎,胃中热,胃脘痛,纳呆,小便不利,小便黄,消谷善饥,胸胁痛,腰脊痛引睾丸,下肢痿痹,下肢瘫痪,足不履地,寒湿脚气,胫肿,下肢水肿,足痿不收,乳痈,涎出,喉痹,中风偏瘫,暴惊狂言等。

4 下巨虚的别名

下廉(《黄帝内经素问·针解》),巨虚下廉(《黄帝内经灵枢·本输》),下林[2],足下廉[2]。

5 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针解》:巨虚者,跷足胻独陷者。下廉者,陷下者也。

6 特异性

小肠的下合穴。

《黄帝内经灵枢·海论》将下巨虚列为冲脉交会穴。

7 穴名解

下即下方,巨即巨大,虚即中空、空隙,胫、腓骨间形成较大间隙,穴在此空隙之下方,故名下巨虚[1]。

下,有低下之义,对上而言。巨,有大之义。虚,有空虚之义。此穴在“条口”穴下1寸,胫骨外廉凹陷中。《黄帝内经素问·针解》:“下廉者,陷下者也。”穴当“上巨虚”穴之下,故名下巨虚。[4]

8 所属位置

小腿[5]

9 下巨虚的定位

标准定位:下巨虚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9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小肠的下合穴[6][7]。

下巨虚下巨虚在小腿外侧,犊鼻(ST35)下9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正坐或仰卧取穴[1]。

下巨虚位于小腿前外侧膝眼直下9寸;或于足三里下6寸取穴(《针灸甲乙经》);另说下巨虚“在上廉下二寸”(《外台秘要》);“在丰隆上三寸”(《循经考穴编》)[2]。

下巨虚穴在足阳明胃经中的位置

下巨虚穴的位置

下巨虚的位置(足阳明胃经)

下巨虚的位置(肌肉)

下巨虚的位置(骨骼)

10 下巨虚穴的取法

正坐屈膝位,在犊鼻下9寸,条口下约1横指,距胫骨前嵴约1横指处。当犊鼻与解溪穴的连线上取穴。

下巨虚在小腿外侧,犊鼻(ST35)下9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正坐或仰卧取穴[1]。

正坐屈膝或仰卧位,先取条口,其下1寸,在胫骨前肌上取穴,横平外丘、阳交[3]。

快速取穴:坐位屈膝,先找到条口(坐位屈膝,犊鼻与外踝尖之间的中点,胫骨外1横指处),向下量1横指凹陷处即是[8]。

11 下巨虚穴穴位解剖

下巨虚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前肌(腱)、(踇)长伸肌、小腿骨间膜。有胫前动、静脉。分布著腓浅神经分支及腓深神经。皮肤由腓肠外侧皮神经和隐神经双重分布。针由皮肤、皮下组织在趾长伸肌的内侧进入胫骨前肌(腱)及其深面的(踇)长伸肌。两肌之间有胫骨前动、静脉及伴行的腓深神经。

11.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前肌→小腿骨间膜→胫骨后肌[1]。

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前肌→趾长伸肌→小腿骨间膜→胫骨后肌[7]。

11.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分布,深层有腓深神经肌支和胫前动脉分布;小腿骨间膜深面有胫神经和胫后动脉经过并分布[7]。

布有腓浅神经分支及腓深神经;并有胫前动、静脉通过[2]。

12 下巨虚穴的功效与作用

下巨虚有调肠胃,通经络,安神志的作用。

下巨虚有理肠胃、清湿热、化积滞的作用[1]。

下巨虚穴属足阳明经穴,又为小肠下合穴,“合治内腑”。《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肠的功能主要是泌别清浊,如其功能失调,泌别失职,则见泄泻、痢疾、便脓血、小腹痛等症。足阳明经筋起于足,结于髀枢,属脊,并聚于阴器,而小腹痛、腰脊痛引睾丸又属小肠疝气范畴,故取下巨虚穴可治疗小肠诸疾。[3][4]

上巨虚、下巨虚、条口同在一条缝隙之中,其所治症,大同小异。上巨虚合于大肠,下巨虚合于小肠,条口居二巨虚之间,其与二肠有关,势可知也。以形势而论,三穴在腿,故其治湿痹胫酸亦有功效。[4]

13 下巨虚穴主治病证

下巨虚主治小腹痛,肠鸣腹痛,泄泻,痢疾,大便脓血,泄利脓血,细菌性痢疾,急慢性肠炎,胃中热,胃脘痛,纳呆,小便不利,小便黄,消谷善饥,胸胁痛,腰脊痛引睾丸,下肢痿痹,下肢瘫痪,足不履地,寒湿脚气,胫肿,下肢水肿,足痿不收,乳痈,涎出,喉痹,中风偏瘫,暴惊狂言等。

下巨虚主治小腹痛、腰脊痛引睾丸、乳痈、下肢痿痹、泄泻、大便脓血[7]。

下巨虚主治少腹疼痛,泄泻,痢疾,胸胁痛,小便不利,脚气,乳痛,下肢痿痹,足痿不收等[2]。

下巨虚主治肠胃、下肢等疾:如肠鸣腹痛、泄利脓血、消谷善饥、腰痛控睾、涎出、喉痹、偏风不遂、寒湿脚气、胫肿、足痿、胸胁痛、乳痈、暴惊狂言、小便黄等[1]。

现代多用下巨虚治疗细菌性痢疾、急慢性肠炎、下肢瘫痪等[1]。

下巨虚主治泄泻,痢疾,大便脓血,胃中热,胃脘痛,纳呆;乳痈,中风偏瘫,下肢痿痹,足不履地,下肢水肿;小腹痛,腰脊痛引睾丸[3]。

消化系统疾病:急慢性肠炎,急慢性肝炎,胰腺炎;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癫痫,精神病,肋间神经痛;

运动系统疾病:下肢瘫痪,下肢麻痹痉挛。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一般直刺0.8~1.2寸[1]。

直刺1~1.5寸[2][7][3],深刺可透承山[3],局部有酸胀沉重感[3],可扩散至小腿足背[3]。

直刺0.5~0.9寸,局部酸胀,向下扩散至足背。

14.2 灸法

可灸[1][7]。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2]。

艾炷灸或温针灸5~9壮,艾条灸10~20分钟。

15 下巨虚穴的配伍

下巨虚配曲池、太白,治泻痢脓血[3]。

下巨虚配阳陵泉、解溪,治下肢麻木[3]。

下巨虚配天枢、委中,治急性肠炎[3]。

下巨虚配中脘、关元,治消化不良的水泻[3]。

下巨虚配上廉、下廉,治小便黄[3]。

下巨虚配下廉、丘墟,治狂言非常[3]。

下巨虚配幽门、太白,有清利湿热的作用,主治泄痢脓血。

下巨虚配阳陵泉、解溪,有活血通络的作用,主治下肢麻木。

16 特效 ***

按揉下巨虚,可治腹痛、腹泻、便秘等症,将艾条对准下巨虚,距皮肤2~3厘米,灸5~10分钟,可治消化系统疾病[8]。

17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时窘之后,当耳前热,若寒甚,若独肩上热甚,及手小指次指之间热,若脉陷者,此其候也,手太阳病也,取之巨虚下廉。

《针灸甲乙经》:溺黄,下廉主之。乳痈,惊,痹,胫重,足跗不收,跟痛,巨虚下廉主之。

《针灸大成》:主小肠气不足,面无颜色,偏风腿痿,足不履地,热风冷痹不遂,风湿痹,喉痹,脚气不足,沉重,唇干,涎出不觉,不得汗出,毛发焦,肉脱,伤寒胃中热,不嗜食,泄脓血,胸胁小腹控睾而痛,时窘之后,当耳前热,若寒甚,若独肩上热甚及小指次指间热痛,暴惊狂,言语非常,女子乳痈,足跗不收,跟痛。

《备急千金要方》:脚气初得,脚弱;腰脚不遂,不能跪起;小便难黄。

18 研究进展

促进阑尾排空:实验观察,针刺下巨虚对阑尾排空有明显的促进作用[1]。

对胃的影响:针刺胃炎、溃疡病、胃癌患者的下巨虚,可见胃电波幅增加,亦使胃癌不规则的波形变得规则。在X线下观察,针刺下巨虚,可使胃的蠕动增强。[3]

对肝血流图的影响:取双侧下巨虚注射维生素K3注射液1 mL,观察肝癌患者肝血流图的变化情况,注射前肝血流图波幅明显降低,波形呈分化差的锯齿状波,注射后波形有了明显改善,波形明显增高,由不规则的异常波形重新转变为类似正常的三峰波形,但整个波幅与无肝病史的对照组相比仍然低。[3]

治疗肩痛:后溪透劳官针入0.5~1寸,下巨虚针入1~1.5寸,同时施以提插捻转泻法,留针20 min,并让患者活动患肩,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结果:痊愈78例,显效13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3]

针刺用泻法,留针10~15分钟,配合活动患肢,治疗92例止痛效果好。

治疗落枕:取患侧本穴,用28号2寸不锈钢毫针,针尖向上快速进针1~1.5寸,于患者吸气时大幅度提插捻转,得气后令患者做深呼吸及活动颈部,使针感向上传导,留针10 min,隔5 min施手法1次。每日治疗1次,5次为一疗程。结果:痊愈721例,显效178例,进步42例,总有效率为100%。[3]

喜乐蒂犬瘟判断,高分悬赏,在线等~~~~~~~~~

犬瘟潜伏期一般是3-6天,如果感冒一直没有好转的话,建议你去医院做个抽血检查,那样的话就能更确定是不是犬瘟。我家的狗狗也刚走几天,它也是一样,没有发烧,就是跟感冒一样,还能吃能跳,到最后就是犬瘟,不过照你这样说那肯定是犬瘟了,店主肯定要说不是犬瘟撒,因为你退回去的话,他就亏本了,在狗市场买的狗,一般都叫星期狗,一个礼拜之内得病,一个礼拜就挂了,建议你最好是去买别人家里狗狗下的,还有要买疫苗打全的,那样的话,得犬瘟的几率很小的,你这个狗狗,哎,去医院医吧,不然在拖一段时间就更严重了,狗瘟的症状都不同,如果你测试板上显有线条的话,不管是浅还是深都是得病了,只是前期还是后期的区别,朋友,找个好点医院去给他医吧,就像你说的,生命可贵,如果你真愿意给它医的话,我给你个方子,你可以研究下,也可以跟给他医的医生讨论下,犬瘟病毒虽然变化多端,症状百出,但其实还是有迹可寻的,其实犬瘟病毒多半由两种形式感染,一是空气,也就是呼吸传染,二是肠胃,就是吃了带病毒的东西传染。

呼吸型:一般首先出现的就是鼻炎、结膜炎、感冒发热等症状,因为呼吸用鼻子,鼻子是最先接触病毒的,所以首先被感染出症状,喷嚏、流鼻涕,还有眼睛也是暴露在空气中,所以一开始也容易出现结膜炎这些,然后病毒发展,非常快地传到气管,其实也就是顺着鼻子呼吸道传上去的,就气管炎,咳嗽,吐痰这样,这些时期就是初期早期,但是并不局限于这些症状,因为感染犬瘟病毒后,免疫力受病毒抑制,所以很容易再感染其他的细菌和病毒,所以容易出现并发症。

肠胃型:如果是病毒直接感染肠胃,那么基本上就是病毒性肠炎,症状和细小极为相似,呕吐,拉稀,拉血,然后随着病毒的发展,感染到其他地方,同样,也容易发生并发症。

呼吸型的一般发展到中后期,就是犬瘟并发肺炎,这个时期就有亡率了,初期一般并不致命,因为气管炎那些还真比较难病谁,但肺炎就严重了,因为容易导致呼吸或内脏衰竭,肺炎如何区分?首先咳嗽比较剧烈,然后呼吸困难,喘得厉害,肺部有杂音,再就是高烧!犬瘟合并肺炎,这个时期如果不亡,也没有控制住病毒,病毒继续发展,如果病毒往下走,就会感染到肠胃,出现病毒性肠炎,如果病毒继续往上走入侵到大脑,就会引起神经症状,导致脑炎的高烧、抽筋。病毒的走势是比较清晰的,但是症状并不单一,因为病毒不会老是只往一个地方走,有可能蔓延到全身,也就是同时出现呼吸、心肺、肠胃、甚至脑炎 一起发生!

肠胃型的一开始就有亡率,呕吐拉稀不控制住,狗就容易脱水衰竭亡,其他就看病毒的走势和引起并发症的多少了。

这里主要说中后期,也就是肺炎、脑炎、病毒性肠炎等的治疗。因为这个时期症状已经非常明显,已快病入膏肓,所以此时用常规的治疗和常规剂量用药都已经效果不明显了,首先就是要果断、正确、用药量足够的快、准、狠地采取有效药物和治疗措施。

犬瘟并发肺炎者,咳嗽剧烈,呼吸困难,鼻翼煽动,高热不退,此时乃热毒积于肺,当急以宣肺清热解毒,治疗用麻杏石甘汤+银翘散,笔者自拟方如下

麻黄4克、杏仁6克、生石膏18克、甘草4克、金银花9G、连翘6G、川贝3G、黄芩8G、芦根9G、牛蒡子12G 同时配合西药的阿奇霉素(如果是衣原体或支原体感染的肺炎)或其他抗生素治疗

一日一剂水煎 先加水600ML 煮生石膏 熬开水20分钟后下其他药,一起小火熬成150ML 一日三次 每次50ML左右 饭前给狗灌服 若熬中药不方便者可用葵花牌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代替,成分与笔者自拟方非常吻合。

此方治疗肺炎,疗效满意,一般用药一到两剂肺炎的咳嗽、喘息即可见好转,此时若仍然高热不退,以清开灵或抗病毒口服液,给狗按平时1.5倍的剂量,每隔三小时就喂一次,直到退烧!一般使用中药退烧的病例,病情相对稳定,不容易反复,也无明显副作用,前提是肠胃情况良好,不呕吐不拉稀,如果肠胃不好者,需要以注射清开灵等针剂退烧,不可随便输液,因肺炎严重者,若有肺气肿,输液容易导致肺水肿,直接亡! 至于这个期间若有其他症状,请参照初期或本方案中所举药物配合治疗。

西药退烧在某些情况要强于中药,因为两者的作用机制不一样,西药是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强行降低温度,但是本身西药的退烧针对病毒是没有效果的,退烧只是个假象,一时缓解症状,但是病毒依然在发展,而且发烧本身是身体对抗病毒的一种机制,所以用西药退烧,反而有可能导致病毒发展更加迅速,所以如此者,多是反复发作,疾病不愈,甚至日后病毒入侵神经,变成脑炎抽搐!遗害无穷!而中药退烧则是利用抗病毒和提高身体免疫的原理压制住了病毒的发展所以达到退烧的效果,没有西药的那些副作用和问题,总之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用西药退烧!

假康复期的问题也多半是由西药导致的,因为西药的抗病毒作用远不如中药,持续时间也短,很多狗在经过输液打针,使用西药治疗后病情好转,一时压住症状,但病毒并没有得到控制,而是一直在发展,所以过上一段时间反复发烧甚至成脑炎抽搐!

病毒性肠炎者,呕吐拉稀,甚至拉血拉水,其呕吐物及排泄物均有恶臭,或肠道黏膜糜烂,拉出肠道败坏内容物,此一般是热毒积于肠,所以血痢不止,治疗原则,补液补营养,抗感染,止吐止拉稀。

一者,热毒甚者,表现为血便严重,便色深红或黑,便不成形,以白翁汤主之 笔者拟方如下:

白头翁15克,乌梅15克、黄连5克、黄柏5克、郁金10克,诃子10克,穿心莲9G、梗米10G、竹茹6G、鸡内金5G

加水500ML 熬取150ML 一日给狗灌服 5次 每次30ML左右 如狗呕吐过于剧烈,可先注射胃复安,止吐后再徐徐灌药,此方对热毒所致之细小、犬瘟的病毒性肠炎疗效确切。3-5天即可明显好转或痊愈,但在同时依然要给狗输液补充水分和营养,还有采取其他所必需的治疗措施。非病毒肠炎,一般细菌肠炎者也就是不拉血者不需用此方,使用庆大霉素即可,另外不论病毒肠炎或细菌者,都可以选用妈米爱、思密达这些药物配合治疗。

还有一种病毒性肠炎,不唯热重,湿亦重者,则需在白翁汤的基础上加上健脾利湿药物方能奏效,鉴别的原则主要看大便稀的程度,如果大便非常之稀,甚至拉水,就是湿热并重之证。

白头翁15克,乌梅15克、黄连5克、黄柏5克、郁金10克,诃子10克、鸡内金5G、苍术15G、穿心莲9G、茯苓15G、泽泻9G

熬法以及其他治疗原则同热毒甚者

下面是最严重的。。

病毒性脑炎

脑炎表现为 高热、抽搐、甚至神志不清、昏迷、发狂等等症状,此时是病毒已经入侵大脑,神经开始受损。依据病程长短,即使治愈也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这个阶段 笔者不再自拟方剂,发上一连接,有完备的中医对脑炎的辨证和处方,供各位参考选用,除中药外,还可选用磺胺嘧啶,头孢曲松纳、阿昔洛伟等能通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或抗病毒的西药配合治疗,其他支持疗法的原则自行把握。注意!魔狼近期发现一种药,叫癫痫康胶囊,是亚宝药业大同制药有限公司出的,对神志不清昏迷抽搐有效,在此推荐简单方法,用癫痫康胶囊控制抽搐,然后用抗病毒口服液退烧,和采取其他措施治疗。

此连接是中医对乙型病毒脑炎的辨证论治,与犬瘟病毒性脑炎基本完全吻合,供大家参考。

一般到这个阶段,多半已是尽人事、听天命,如有必要,使用香雪抗病毒口服液当水喝,按狗的大小一日连喝个10瓶都行,原因请上百度百科自行搜索香雪抗病毒口服液的词条解释。总之能稳定把体温退到正常,控制住抽搐,就有活下来的可能了。危机时刻,保命要紧,请不要再过度考虑什么药的量是否超量或副作用如何,且不可拘束于一方一法,抽搐严重时西药的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等皆可选用。其他的输液补水、营养、纠正体液和电解质平衡的措施均可采取。

不发烧的抽搐的请看下面

疑难杂症

虚抽:多见于温病后期 ,由于热毒虽然开始消退,但是自身阴液已近衰竭,所以呈现阴虚动风之证,其具体表现为,一般不发烧或者只是偶尔低烧,非常虚弱无力,十分贪凉,手脚蠕动、颤抖而且多半缓慢,无力。24小时手脚皆有抖动,幅度小。其他症状基本消退。

虚抽不同于脑炎的实抽,脑炎的实抽是病毒入侵大脑,虚抽则主要是自身已经非常虚弱,一般用大定风珠治疗,疗效快而确切。

生白芍9g 生地9g 麦冬9g 麻仁3g 五味子3g 生牡蛎6g 甘草6g 生鳖甲6g 阿胶 6g 生龟板6g

水八杯,煮取三杯,去滓,温了后再打个生鸡蛋黄,搅拌均匀,一日分三次喝

用此方要求辨证精准! 一是多半在后期,体温已经慢慢降下来,二是热毒已经不重,炎症开始消退 三是确实是身体极度虚弱

且不可即服,好转后即停,久则助火又发热!

实抽者 手脚和头抽筋 吐白沫 发热、抽搐有力者为实! 无力徐缓者为虚。

最后祝你家的狗狗早点康复,我也是爱狗人士。

黑金竹有药用价值吗?

又称天竺黄、竹膏,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等因被寄生的竹黄蜂咬洞后,而于竹节间贮积的伤流液,经干涸凝结而成的块状物质。本品自然产出者很少,大多采用

火烧竹林的方法,使竹暴热后,竹沥溢在节间凝固而成,然后剖取晾干。其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豁痰、凉心定惊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热病、神昏谵语、中风痰迷不

语、小儿惊风抽搐、癫痫等症。《本草汇言》载:“天竺黄,豁痰利窍,镇惊安神之药也。李氏(时珍)曰,其气味功用,与竹沥大同小异。第竹沥性速,直通经

络,而有寒滑之功;竹黄性缓,清空解热,而更有定惊安神之妙”。《小儿药证直诀》中的“抱龙丸”和“利惊丸”都有竹黄这味药。

还有竹衣(金竹杆的内膜)、竹精(新竹管腔内之液汁)等亦入药。竹衣治喉哑劳嗽,竹精治汗斑。可以说“竹子全身皆是宝,入药治病把疾疗”。

五处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经穴名·五处 4.1 五处穴的别名 4.2 出处 4.3 穴名解 4.4 所属部位 4.5 五处穴的定位 4.6 五处穴的取法 4.7 五处穴穴位解剖 4.7.1 层次解剖 4.7.2 穴区神经、血管 4.8 五处穴的功效与作用 4.9 五处穴主治病证 4.10 刺灸法 4.10.1 刺法 4.10.2 灸法 4.11 五处穴的配伍 4.12 特效 *** 4.13 文献摘要 5 经外奇穴名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五处 1 拼音

wǔ chù

2 英文参考

Five Stop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Wuchu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Wǔchù BL5 [中国针灸学词典]

wǔchù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5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L5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五处:1.经穴名;2.经外奇穴名。[1]

4 经穴名·五处 穴位 五处 汉语拼音 Wuchu 罗马拼音 Wuchu 美国英译名 Five Locations 各

号 中国 BL5 日本 5 法

国 莫兰特氏 V5 富耶氏 德国 B5 英国 B5 美国 BI5

五处为经穴名(Wǔchù BL5)[1]。出《针灸甲乙经》。《医学入门》作巨处[2]。属足太阳膀胱经[1]。五即第五,处指处所,此处为足太阳第五穴所在之处,故名五处[1]。五处穴主治头痛,目眩,目视不明,惊风,癫痫,半身不遂,脊强反折,抽搐,目不明,现代又多用五处穴治疗面神经麻痹,鼻炎,视力减退,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衄血,鼻息肉,感冒等。

4.1 五处穴的别名

巨处(《医学入门》)。

4.2 出处

《针灸甲乙经》:痉,脊强反折,瘛疭,癫疾,头重,五处主之。

4.3 穴名解

五即第五,处指处所,此处为足太阳第五穴所在之处,故名五处[1]。

五,乃数名。处,有位置、处所之义。足太阳膀胱经脉气所发腧穴,起自睛明,历攒竹、眉冲、曲差,至此处正为第5穴,其所治症,均以目病为主[3]。其通关窍,解郁热,则小异而大同,似有五处同功之意,而本穴居四者之中,故名五处[3]。《会元针灸学》载:“五处者,足太阳经始于睛明…,,至此五穴,皆能愈目暴赤热痛也,故名五处。”

穴居前额,犹如诸星所居之处也。前头部在道经中称为天庭(两眉之间也称天庭),穴居其间,正有天上诸星(五星)罗列之象,且在本经序次亦为第五,或因此而得名[3]。

4.4 所属部位

头部[4]>?前头[5]

4.5 五处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五处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旁开1.5寸[4][1]。

五处穴位于头正中线入前发际1寸,再旁开1.5寸处[2]。

五处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五处穴在头部的位置

五处穴在头部的位置

五处穴的位置(血管)

五处穴的位置(肌肉)

4.6 五处穴的取法

正坐仰靠,从曲差直上,入发际1寸处取穴。

正坐仰靠位,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与神庭和头维连线的内1/3与外2/3处垂线的交点上取穴[6]。

快速取穴:前发际正中直上1横指,再旁开量2横指处即是五处穴[7]。

4.7 五处穴穴位解剖

五处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腱膜下结缔组织、骨膜。皮肤由额神经的眶上神经和滑车上神经分布。

4.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额腹[1]。

4.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眶上神经和动脉的分支分布;深层有面神经颞支和眶上动脉分支分布[8]。

布有额神经外侧支和额动、静脉[2]。

4.8 五处穴的功效与作用

五处穴有清热散风,明目镇痉的功效。

五处穴有疏风明目的作用[1]。

五处穴主目疾,有通关窍,解郁热作用[3]。

4.9 五处穴主治病证

五处穴主治头痛,目眩,目视不明,惊风,癫痫,半身不遂,脊强反折,抽搐,目不明,现代又多用五处穴治疗面神经麻痹,鼻炎,视力减退,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衄血,鼻息肉,感冒等。

五处穴主治头痛、目眩、目视不明[8]。

五处穴主治神志和局部病。如头痛目眩,惊风癫痫,半身不遂,脊强反折,抽搐等[1]。

五处穴主治头痛,目眩,目不明,癫痫等[2]。

五处穴主治头痛,目眩,目视不明;癫痫[6]。

现代又多用五处穴治疗面神经麻痹、鼻炎、视力减退等[1]。

1.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头痛,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

2. 五官科系统疾病:视力减退,衄血,鼻炎,鼻息肉;

3. 其它:感冒等。

4.10 刺灸法 4.10.1 刺法

一般沿皮刺0.3~0.5寸[1][2]。

平刺0.3~0.5寸,局部酸痛。

平刺0.5~0.8寸[8][6],局部有重胀感[6]。

4.10.2 灸法

可灸[1][8]。

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2]。

艾条温灸5~10分钟。

本穴少用或禁用灸法[6]。

4.11 五处穴的配伍

五处配率谷、行间,有清利头目平肝的作用,主治头痛目眩。

五处配合谷、上星,治鼻衄[6]。

五处配百会、上星、风池、合谷、后溪,治头痛[6]。

五处配心俞、巨阙、合谷、太冲,治癫痫[6]。

4.12 特效 ***

遇到小儿惊风时,用食指指腹按压五处穴,左右同时按压3分钟,能迅速缓解小儿惊风症状,使孩子及时得到救治[7]。

4.13 文献摘要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头风,目眩。

《针灸大成》:主脊强反折,瘛疭癫疾,头风热,目眩,目不明,目上戴不识人。

《太平圣惠方》:主目不明,头眩风闷。

5 经外奇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