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脘治疗什么-中脘治疗癫痫
八会穴和八脉交会穴
"八会穴"是首创于 <难经>的一组特定腧穴 ,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 ,这八个特定腧穴 ,除了能治疗所在经脉的病症之外 ,还具有其特殊的治疗效果 。如 章门 为脏之会穴,因五脏皆禀于脾,为脾之募穴; 中脘 为腑之会穴,因六腑皆禀于胃,为胃之募穴, 膻中 为气之会穴,因其为宗气之所聚,为心包之募穴等。
在临床方面凡与此八者有关的病证,均可选用八会穴治疗。如脏病取章门,腑病取中脘,各种出血病证取血会 膈俞 。另外,八会穴还能治疗某些热病。
①人体中脏、腑、气、血、筋、脉、骨、髓八者精 气会 聚的八个穴位。又称八会穴。《难经·四十五难》:"经言八会者,何也?然,府会太仓(中脘)、藏会季胁(章门)、筋会阳陵泉、髓会绝骨( 悬钟 )、血会膈俞、骨会大杼、 脉会 太渊 、气会三焦外一筋直两乳内也(膻中)。热病在内者,取其会之气穴也。"现在临床应用已不限于热病,凡与八者有关的病症皆可据情选用。
②穴名 :太渊《千金要方》:"狂走易骂,灸八会随年壮,穴在阳明下五分。"近代《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将本穴定于手背侧,鼻烟窝中点(阳溪)下0.5寸处。治癫狂,白内障,近视,高血压,中风,卵巢疾患等。
③八脉交会八穴。《标幽赋》:"八脉始终连八会,本是纪纲。"见八脉交会穴条。
附八会穴歌诀:脏会章门腑中脘,气会膻中血膈俞,筋会阳陵脉太渊,骨会大杼髓绝骨(悬钟)。
名称八会穴经属
脏章门肝经(在侧腹部,当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
腑中脘任脉(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
气膻中任脉(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
血膈俞膀胱经(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筋阳陵泉胆经(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脉太渊肺经(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骨大杼膀胱经(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髓绝骨胆经(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八脉交会穴又叫交经八穴,其称谓首见于宋子华《流经八穴》,此书已亡佚,其内容被窦汉卿收集在《针经指南》中,故有人称之为“窦氏八穴”。书中窦氏论述了八穴的起源、位置、归经、取穴、主治病证举例和上下固定随症配穴法,虽未明确指出某穴通某脉,但已认识到八穴与奇经八脉是有联系的。此后,明代刘纯《医经小学卷之三》首载“经脉交会八穴”一首:“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徐凤在八穴的临床应用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其所著的《针灸大全》中首次提出了“八脉交会八穴”的名称,在重新整理前人成就的基础上,修改并充实了八穴适应证的范围,在“主穴”基础上增添了“应穴”,发展成“主应配穴法”,并明确说明了“灵龟八法”和“飞腾八法”两种“按时配穴法”在针灸临床上的具体使用方法。另外,高武的《针灸聚英》、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吴昆的《针方六集》及吴谦的《医宗金鉴》等都对八脉交会穴的理论及临床应用有所发展,不断充实和丰富了这一内容。
中医应用
一、主治作用
八脉交会穴的治疗范围非常广泛,仅《针经指南》一书就载有主症200多种,这是由八穴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因为八穴中每一个穴位都有所属的正经,所通的奇经,又通过正经和奇经与其他的脏腑、经络、组织器官构成广泛的联系,所以刺灸这八穴,有调节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的作用。
二、治疗病证
1、治疗所属正经及与正经有关的脏腑、经脉病证。
2、治疗奇经病。奇经八脉有一定的循行路线和病候,沟通十二经脉之间联系,对十二经气血起着蓄积和渗灌的作用,由于除任、督二脉外,其余六经本身没有所属腧穴,当奇经发生病变时,即可选用八脉交会穴治疗。
3、单穴主治范围
(1)公孙:为足太阴脾经络穴,联络足阳明胃经,通冲脉。具有理气健脾、和胃降逆、调畅气机的作用。其主治范围应与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络脉、冲脉的循行和病候以及这些经脉相联系的其他经络、脏腑、组织、器官有联系。可以治疗如脾胃肠及肝胆病、神志病、心肺系病、妇女病、五官病,四肢体表病等。
(2)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络穴,联系手少阳三焦经,通阴维脉,具有和血行气,通经止痛,安神定志的作用。其主治范围与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厥阴络脉、阴维脉的循行和病候及这些经脉相联系的其他经络、脏腑、组织、器官有关,是治疗心胸病的要穴。可以治疗如心系病、神志病、脾胃肠、肝胆病、肺系病、妇女病、五官病等。
(3)列缺:手太阴肺经络穴,联络手阳明大肠经,通任脉,具有宣通肺气,通调经脉的作用,其主治范围与手太阴肺经、手太阴络脉、手阳明大肠经、任脉循行和病候及与这些经脉相联系的其他经络、脏腑、组织、器官有关。可以治疗如肺系病、神志病、脾胃肠及肝胆病、膀胱肾病证、妇女病、五官病等。
(4)照海:足少阴肾经腧穴,通阴跷脉,具有补肾益精,调畅阴跷的作用,其主治范围应与足少阴肾经、阴跷脉的循行和病候以及这些经脉相联系的其他脏腑、经络、组织、器官有关。可以治疗如肾膀胱病、神志病、五官病、心肺系病证、脾胃肝胆病、妇女病等。
(5)外关:手少阳三焦经络穴,联络手厥阴心包经,通阳维脉。阳维脉系诸阳而主表,其主治范围与三焦经、心包经、手少阳络脉、阳维脉的循行和病候及与这些经脉相联系的其他经络、脏腑、组织、器官有关,可以治疗如四肢体表病、神志病、五官病、脾胃肠病等。
(6)足临泣:足少阳胆经输穴,通带脉,其主治范围与胆经、带脉的循行和病候及这些经脉相联系的其他经络、脏腑、组织、器官有关,可以治疗如四肢体表病、五官病、妇女病、神志病、肾膀胱病、肝胆病等。
(7)后溪:手太阳小肠经输穴,通督脉。其主治范围与手太阳小肠经和督脉的循行和病候及与之联系的其他经络、脏腑、组织、器官有关,可以治疗如神志病、四肢体表病、五官病等。
(8)申脉:足太阳膀胱经穴,通阳跷。其主治范围与此二经的循行和病候及与二经相联系的其他经络、脏腑、组织、器官有关,可以治疗如神志病、筋肉病等。
4、穴位组合主治范围
临床配穴时多将八穴上下相配,分成四组使用,能够改变单穴使用之偏,发挥协同作用,使临床疗效更加显著,更能体现出整体作用的特点。其组成及治疗范围如下:
(1)公孙-内关
合用有理气降逆、通肠和胃、宣通上下的功效。常用于心、胸隔、脾胃、肝的疾患,如心悸胸痹、胸腹胀满、呕吐呃逆、胃脘痛、痢疾等消化系统病证。
(2)足临泣-外关
合用有清头目、利胸胁、理气通络、疏表之功。常用于目外眦病、耳后、颊、颈、肩、侧身部病证、外感风邪所致病证,如目肿、眼疼、耳鸣、耳聋、偏头痛、肋间神经痛,寒热表证等。
(3)申脉-后溪
合用有安神志、清头目、通经活络之功。常用于目内眦、颈、项、耳、肩部病证,太阳经病证,心、肝、脑病证,如中风半身不遂、腰膝酸痛、风寒湿邪引起的痹证、抽搐、头痛、头晕、失眠、癫痫、癔病等。
(4)照海-列缺
合用有理肺气、益肾气、宁神志、清虚热之功。常用于肺系、咽喉、胸膈、肝、心、肾的病证,如咽痛、咽喉不利、失音、语言不利、咳嗽、胸满、阴虚内热、失眠、癫痫、癔病、小便不利等症。
窦汉卿在《标幽赋》中总结了八脉交会穴的治疗范围:“阳跷阳维并督带,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阴跷阴维任冲脉,去心腹胁肋在里之疑。”此处之阳跷是指通于阳跷脉的申脉穴,阳维是指通于阳维脉的外关穴,督是指通于督脉的后溪穴,带是指通于带脉的足临泣穴,此四穴偏于治疗在表的外经病,如肩背腰腿疾患。而分别通于阴跷、阴维、任脉、冲脉的照海、内关、列缺、公孙则偏于治疗在里的脏腑病。同样,阴跷是指通于阴跷脉的照海穴,阴维是指通于阴维脉的内关穴,任是指通于任脉的列缺穴,冲是指通于冲脉的公孙穴,此四穴偏于治疗在里的胃、心、胸疾患。这是对八脉交会穴治疗范围的高度概括。
以上分析可见,八脉交会穴中无手足阳明、足厥阴、手少阴四经经穴,而单用此八穴也能治疗这四脏的病证,分析其理:(1)治疗肝之疾。八穴中虽无穴位与肝经直接相关,但手厥阴心包经与足厥阴肝经同气相求,且行于胸胁,内关实具疏肝行气之功,能治肝气郁结之胸胁胀满疼痛等实证,故有“胸胁内关谋”之说;若属肝阴不足之虚证,又可取照海穴,因肝肾同源,滋水则能涵木。(2)治疗心之疾。心包为心之外围,代心受邪,所以在治疗上常取心包经的腧穴治疗心经病证,即所谓代君行事。(3)治疗大肠腑病。列缺为手太阴络穴,联络手阳明大肠经,故可治疗大肠腑的病证。(4)治疗胃腑病。公孙为足太阴脾经络穴,联络足阳明胃经,可治胃腑的病证。
临床经验表明,单纯性内脏疾患主要用脏腑辨证,以相应的特定穴组成处方;头面、四肢、体表的疾患多用十二经脉辨证,以循经取穴为主;如属多经合病,症情复杂,虚实难辨,以一脏一腑一经难以概括者,或一些精神、神经系统疾患,用奇经八脉辨证,选用八脉交会穴,常可取得满意疗效。
八脉交会穴的重要性,正如李梃在《医学人门》中所说:“周身三百六十五穴,统于手足六十六穴,六十六穴又统于八穴”,意在说明八脉交会穴可以主治全身疾病,八穴的主治范围广泛。明代医家吴昆云:“以八穴交会奇经八脉,而分主乎表,主乎里,主乎表里之间也。仲景妙于伤寒,以其有六经之辨,予今以八法为妙者,以其分主八脉,而该乎十二经也,创为针灸一大法门……”,其论也谓精辟。
三、配穴方法
1、双侧上下取穴:是临床最常用的配穴方法,各种情况均可使用,而且效果为好。
2、单侧上下取穴:属于腰背、四肢之外经病证,偏于一侧者,如腰背痛、各种扭伤、中风后遗偏瘫、小儿麻痹等,可取单侧上下一组穴位。
3、左右上下交叉取穴:适用于头面部各种疾患、内脏疾患及惧针、体弱、精神紧张等不宜多针,又需左右两侧取穴,调整全身者。
4、与其他特定穴配合使用。
又常把公孙和内关、后溪和申脉、足临泣和外关、列缺和照海相配,治疗两脉相合部位的疾病,公孙通冲脉、内关通阴维脉:合于心、胃、胸;临泣通带脉、外关通阳维脉:合于目锐眦、耳后、颊、颈、肩;后溪通督脉、申脉通阳跷脉:合于目内眦、颈项、耳、肩;列缺通任脉、照海通阴跷脉:合于肺系、咽喉、胸膈。
《八脉交会穴歌》
公孙冲脉心胸胃,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同;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隔喉咙。
癫痫对于脑部神经的伤害大吗?出现哪些症状有可能是癫痫?
癫痫对大脑神经的损害是非常大的,首先会造成神经细胞损伤,其次对大脑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还会影响患者的脑部发育情况,严重的还将导致患者肢体瘫痪。
癫痫发作时患者会出现行为异常
癫痫发作的时候,部分患者会出现呼吸暂停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导致脑细胞缺氧状态直接导致脑细胞的损伤。癫痫患者时常会出现记忆障碍以及智力下降的问题部分的患者,还将出现性格发生极大的转变,情绪的波动又将导致癫痫发作得更加频繁,而且在癫痫发作时,大部分患者都会出现全身抽搐的情况,严重的还会导致癫痫患者直接亡。
如果病人突然摔倒,大小便失禁,那么这就是发生了非常严重的癫痫。癫痫的常见症状就是突然失去知觉,而且面部表情出现歪斜,眼睛上方口吐白沫而在苏醒之后患者言行又恢复正常。这实际上就是因为癫痫发作时,导致肌肉群体突然有力的收缩,而导致整个人的肢体发生抽搐,当肌肉收缩时就会导致患者用力点头,或者是整个的出现倾斜或弯曲,在站立的时候还会直挺挺的落地,而这些意外的行为将会伤害患者的头部,严重的还会将牙齿或嘴唇直接咬掉或磕掉。
癫痫发作的原因
有的人认为癫痫患者偶尔发作对于人体的伤害并不大,是种认知,其实是非常错误的。虽然有一部分的癫痫病人出现智力超群以及记忆力出类拔萃的人,但实际上从整个癫痫患者的大群体来看,大部分患者的智力连正常人都达不上,大部分人都是智力低下的,甚至还会出现残疾或者智障人士。
癫痫的根本原因是脑部神经放电异常,所以在发作的过程中患者的脑部会受到或多或少的损伤,而大脑的损伤时常会导致人体器官方面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癫痫的发作有时是非常突然的有可能会带来意外伤害,危及生命。而当癫痫的发作频率较为高频的时候,还会引起大脑缺氧及血压升高,这将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健康,发作时患者时常会神志不清,如果患者此时在外出途中的话,就容易发生意外。
癫痫无法根治,只能缓解
癫痫是一种脑部神经系统受到了损害才会产生的一种慢性疾病,在发作的过程中时常让患者苦不堪言,在以前,人们看到癫痫患者发作时,有经验的人经常会拿一根筷子抵在患者的口中,以防他们在发作时无意识地咬断自己的舌头。
如果发作频率较高,那么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影响是非常大的。就我们目前的医疗情况来看,癫痫这种顽疾在短时间之内还难以有效控制,但是却可以通过降低发作频率来达到缓解的效果。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