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药类非遗有哪些

非遗中针疗法-非遗中针治疗癫痫

传统医药类非遗有葛氏捏筋拍打疗法、清华池传统修脚术、孔伯华中医世家医术、安宫牛黄丸制作技艺、针灸、中药炮制技艺等。

1、葛氏捏筋拍打疗法

葛氏捏筋拍打疗法以手指捏揉和用拍子拍打身体特定部位的经脉筋腱。其理论源自我国传统医学的经筋学说,治疗技术则滥觞于我国古代的“导引按跷”之术。此疗法发端于清末,五代相传,至今已有一百五十余年的历史。

2、清华池传统修脚术

清华池传统修脚术采用中国传统医术、刀法相结合的疗法,施行修、挖、切、劈等技巧。2009年,“清华池修治脚病传统技艺”入选北京市级“非遗”名录,2014年底“中医诊疗法(清华池传统修脚术)”又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3、孔伯华中医世家医术

孔伯华(1885~1955 年)是北京四大名医之一,以善治温病闻名,用药偏寒凉,且注重养阴与化湿,更因善用石膏被尊为“石膏孔”。孔伯华中医世家医术是在其中医诊疗理论和方法基础上传承发展的中医医术。

4、安宫牛黄丸制作技艺

同仁堂中医药文化是在继承祖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精华,并融入宫廷医药规范的基础上,经过三百余年的传承与创新,将中医与中药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国内发展与海外发展相结合,所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传统技艺、炮制方法、仁德文化、质量文化、经营哲学、品牌形象和团队精神的总和。

5、针灸

针灸是传统中医的一种医疗手段,除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之外,在东南亚、欧洲和美洲地区也有实践。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

6、中药炮制技艺

几千年以来,中国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炮制方法与技术,而且也形成了一套传统的炮制加工工具。炮制是中药传统制药技术的集中体现和核心,“饮片入药,生熟异治”是中药的鲜明特色和一大优势。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葛氏捏筋拍打疗法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清华池传统修脚术

针灸申遗≠濒危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一根小小的银针,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医文化。中医药已被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被列入“非遗”名单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可以让传承更长久,但同时也要认识到,“申遗”成功不是一个句号,而是一个新的开始。

宣告成功不是最终目标。

“申遗成功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吴刚表示,申遗成功是中医针灸更好发展的良好契机。

作为民族文化和创造力的代表形式之一,针灸被列入“非物质遗产”名录,将有助于这一“遗产”发挥媒体作用,与包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开展对话,增进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的对话与交流。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从整体上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认知度,是促进针灸在世界健康发展、恢复针灸原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有效途径。

“申遗”不等于“濒危”

说到“申遗”,人们往往会想到“濒危”。那么这是中医针灸申遗的原因吗?

吴刚说,中医针灸并没有濒危,在国际上也有很高的认可度。它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被广泛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濒危且急需抢救的,即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另一类是历史悠久、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项目,即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医针灸属于其中。

针灸是中医最突出的部分,这一千年来积累和总结的传统技艺,至今仍难以被现代科技所取代。因此,200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了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专家组和办公室,组织开展了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申报工作。

更好地与现代医学结合。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副所长黄龙祥说,针灸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独特医疗方法,已有2000-3000年的历史。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经络、穴位、腧穴治未病的理论,产生了一系列的治疗方法。这些独特的传统医疗方法在中华民族的疾病防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不容忽视的是,针灸发展至今,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随着现代科技手段的引入,针灸被赋予了许多新的内容,如电针、激光针灸、穴位注射、穴位贴药、穴位磁疗、穴位红外辐射等。这些治疗方法的结合,提高了针灸的治疗效果,但与此同时,与经络穴位相关的传统针灸技术和治疗方法却越来越少。另外,虽然针灸的使用越来越多,但是随着现代科技和医学的普及,中医针灸的理论及其文化内涵被忽视和淡化了。黄龙祥对此表示非常痛心。

黄龙祥认为,应该在更大范围内共享针灸,同时保留传统理论和技术,找到更好的与现代医学结合的方式。

希望能惠及更多人。

“未来,我们将继续提高中医针灸的共享度,造福更多人。”王国强,直接

首先,有必要开展中医针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通过考察传统针灸在当代中医针灸中的地位,可以确定其自身的价值,进而创造适合其健康发展的“生态环境”。在充分尊重和维护传统传承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更多更有效的传承模式,进一步完善传承机制,建立传承人工作室。此外,要开展代表性传承人的口述记录和出版工作,整理出版针灸古籍,向公众普及针灸知识。

下一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组织专家开展中医药针灸、中医药文化战略研究,大力发展中医药,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为全人类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非遗十大传统技艺

非遗十大传统技艺有皮影戏、中国剪纸、古琴、算盘、二十四节气、针灸、书法、京剧、活字印刷术、端午节。

1、皮影戏

皮影戏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被老北京人称为“驴皮影戏”,是用动物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用蜡烛或烈酒等光源照射,表演故事的一种民间戏剧。表演时,艺术家们在白幕后操纵戏曲人物,用当地流行的曲调、打击乐和弦乐伴奏,演唱故事,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中国剪纸

中国剪纸是用剪刀或小刀在纸上剪刻图案,用来装饰生活或配合其他民间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在我国,剪纸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之中,是各种民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中国剪纸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3、古琴

古琴是最古老、最纯正的传统乐器。古琴音乐是中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有着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古代,它被称为“秦”,还有其他的名字,如“四通”和“姚琴”。伏羲、神农、舜的传说虽不可信,但其历史相当悠久。2008年,古琴艺术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4、算盘

算盘是以算盘为工具的数值计算方法,被称为中国的第五次发明。算盘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和创造的一种简单的计算工具。“算盘”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徐岳所著的《书纪一》中。俗话说“算盘,四季控,经纬三才”。2013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5、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精髓。根据古籍记载,皇帝的家族开始制作干部和树枝,以确定年龄。“二十四节气”是指特定的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在历法中确立的“十二月建筑”。北斗七星的旋转与季节的变化密切相关。2016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6、针灸

针灸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将针以一定的角度插入病人体内,而人体的特定部位则通过旋转、举重等针刺技术进行刺激,达到治病的目的。针灸是我国特有的治病方法。是一种“内治外治”的医术。它是通过经络和穴位的传导,以及应用一定的手术方法来治疗全身性疾病。2011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7、书法

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中鼎文)到大篆、小篆、隶书,再到东汉魏晋定稿的草书、楷书、行书,书法始终散发着艺术魅力。2009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8、京剧

京剧,曾用名平剧,又称滦潭和国剧。中国五大剧种之一的名剧注重写意场景的编排,以西皮、二黄为主要曲调,被誉为中国国粹和中国三大剧种。京剧艺术博大精深,京剧以北京为中心,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9、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早在11世纪的北宋就被中国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的一次重大技术革命。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将阳文的单字打成反字,再根据手稿选择单字,排在字版上,用墨水打印,打印完后移去字体,再在下一次排版中使用。2010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0、端午节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之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2009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中国非遗|盘点94种传统技艺?

盘点94种非遗传统技艺

1、篆刻;

2、珠算;

3、中医针灸;

4、景泰蓝;

5、刺绣;

6、桑蚕丝织;

7、糖画;

8、铁画;

9、木雕;

10、古法制墨;

11、古法制茶;

12、油纸伞;

13、宫廷团扇;

14、麦秆画;

15、缠花;

16、金陵折扇;

17、民族乐器制作;

18、非遗漆器;

19、雕版印刷;

20、蓝印花布;

21、明式家具;

22、剧装戏具;

23、锤草印花;

24、种子画;

25、风筝;

26、太平绣球;

27、丝网印;

28、叶雕;

29、陶艺;

30、贝叶经制作;

31、苗族织带;

32、面塑;

33、烟花爆竹;

34、金丝镶嵌;

35、草编;

36、秦淮灯彩;

37、老北京毛猴儿;

38、马勺脸谱;

39、建窑建盏;

40、竹节人;

41、盘扣;

42、老北京兔儿爷;

43、手工蓖子;

44、宝剑锻造;

45、定胜糕;

46、扎染;

47、制香、香篆;

48、弓箭制造;

49、竹编;

50、古法造纸术;

51、皮影戏;

52、中国结;

53、毛笔制作;

54、花馍;

55、剪纸;

56、绢人;

57、古法豆浆;

58、叶脉画;

59、岩彩珐琅;

60、宫灯;

61、绢花技艺;

62、刺绣香囊;

63、古法织布;

64、活字印刷术;

65、布老虎;

66、砚台;

67、窑洞营造;

68、口金包;

69、苗族蜡染;

70、玉雕;

71、琉璃烧制;

72、苗族银饰;

73、龙泉青瓷烧制;

74、宜兴紫砂陶制作;

75、客家土楼营造;

76、苗寨吊脚楼营造;

77、景德镇陶瓷;

78、汉服制作;

79、古法酿酒;

80、古法酱油酿造;

81、榫卯技艺;

82、蒙古皮艺;

83、桑皮纸;

84、水密隔舱福船;

85、手鞠球;

86、洛房泥塑;

87、热贡艺术;

88、雕漆;

89、苗族芦笙;

90、绒花;

91、编梁木拱桥;

92、万安罗盘;

93、宋锦织造;

94、蜀锦织造。

杨继洲是哪个朝代的针灸大师

杨继洲不仅博极群书,还善于实践,注重针、药并重,尤其精擅针灸技法,他一生行医46年,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历任楚王府良医和太医院御医,治好了许多疑难杂症,医术可谓高超。下面和我一起来看看是哪个朝代的吧!

杨继洲是哪个朝代的针灸大师

明朝

医学世家博览群书

杨继洲,名济时,字以行,三衢人(浙江衢州廿里镇六都杨人),生于明世宗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卒于明光宗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在六都杨的《杨氏宗谱》中,杨继洲是唐信安侯杨向后裔。其出身世医家庭,家学渊源,其祖父杨益曾任太医院御医,声望很高,著有《集验医方》刊行于世。父亲也是医生,但他却希望儿子走科举仕途。但杨继洲对当官并不感兴趣,自幼酷爱读书,寒暑不辍。

由于杨氏家中珍藏有各种古医家抄本,以及丰富的秘方、验方与医学典籍,这些家藏医学“宝典”,使杨继洲得以博览群书,通晓各家学说,博学绩文,奠定了他坚实的医学基础。因其祖辈丰富的从医经历,加上杨继洲善于躬身实践,总结临证经验,在进入太医院供职之时,已经功绩卓著,声名籍甚。

医术高超名扬朝野

他用针灸给人们治病有据可查的事例最早是在1555年。那时他来到福建建宁,见一位大娘得了一种怪病,抬不起手,又困倦怕冷,即使在盛夏也喜欢穿着大棉袄,很多医生没办法。杨继洲帮她做了针灸治疗,当天就身轻手举不怕冷了。

他曾为尚书王西翁的女儿治好了颈核肿痛病; 只用几针就把锦衣卫张少泉的夫人患了二十多年癫痫病治愈了; 有位文官叫李渐庵,他的夫人产后出血,两脚肿得像大腿,昏迷不省,十分危急,杨继洲在他足三阴经的穴位上扎了针,只一顿饭工夫,李夫人就苏醒了,肿痛也消了;有位员外熊可山,患了痢疾,咳嗽发烧,吐血不止,生命垂危,众医生都说不能治了,杨继洲发现病人虽然奄奄一息,但胸部尚有余温,只是脐中有一块拳头大的肿块,就为他针了气海穴,又用灸法,灸了五十壮之后,病人苏醒过来,脐中的隆块也散开了,疼痛随即止住,接着,又替他治好了痢疾和咯血,经过一段时间调理,熊员外终于恢复了健康。

杨继洲因“巡按山西御史赵文炳得痿痹之症,身体疼痛,四肢屈伸不便,变形萎缩,百医不治,继洲三针而愈”,便名扬朝野。

医风严谨辩证治疗

尽管杨继洲医术高超,名扬朝野,但他的医疗作风却相当严谨认真。在碰到一些特殊穴位时,更是小心翼翼。比如,为了拔除白内障针扎病人睛中穴前,他除了拿羊眼来做试验外,还要选择无风无雨的天气,清戒三天,安心定志后方才进行。他说:“凡学针人眼者,先试针内障羊眼,能针内障羊眼复明,方针人眼,不可造次。”他对那些漫不经心地为病人一边扎针一边谈笑的医生相当不满,经常予以批评。

杨继洲非常重视医学基础理论,运用选经与得气的观点,在临床治疗时首先进行辩证,然后根据辩证选取有关经络,最后才循经取穴。“宁失其次,勿失其经,宁失其时,勿失其气,取穴少而精。”

他还倡导天、人相互协调这一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理想,阐发对宇宙间生、寿夭、永暂、阴阳等对立统一的朴素辩证观点。

医学成果造福后世

经过长期实践,杨继洲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他将祖传秘方与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编成了三卷《卫生针灸玄机秘要》,希望为更多的人解除病痛,但未能刻版发行。

后来,他以《卫生针灸玄机秘要》为基础,以《素问》《难经》为宗主,汇集了《神应经》《古今医统》《医学入门》《针灸节要》等针灸论著,又搜集了民间流传的疗法,编成了10卷20余万字的《针灸大成》,由赵文炳作序,公元1601年,该书正式刊行。

该书自刊行以来,平均不到十年就出现一种版本,至今已有日、法、德、拉丁等7种文字、46种版本,传播到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流传之广、影响之大、声誉之著,在针灸著作中独一无二。《针灸大成》 收入《四库全书总目》,被历代医家尊为针灸经典。

《针灸大成》 是一部内容丰富、方便实用的集大成的著作,在临床上有极高的价值。书中介绍了359个穴位(单穴51、双穴308)及所治的相关疾病,周身经穴及制针法、补泻手法、治症总要等,还引有历代医家编的针灸歌赋,以及自己的医学案例。书中绘制有“阳掌八卦图”和“阴掌八卦图”,作者将掌心、手背按八卦易理分成“九宫八卦图”与人体五脏六腑相联系,是诊治病疼的很有价值的参考图例。

他还将针法的基本操作步骤总结为“十二针法”并编成口诀:“针法玄机口诀多,手法虽多亦不过:切穴持针温口内,进针循摄退针搓,指捻泻气针留豆,摇令穴大拔如梭。”同时又把进针时的一些基本操作归纳为“下手八法”,即:揣、爪、搓、弹、摇、扪、循、捻八种。

值得一提的还有第十卷所附的“四明陈氏小儿按摩经”,里面专门介绍了用于防治小儿病症的特定推拿手法,为针灸医籍中所罕见。

中华神针非遗传承

杨继洲针灸疗法具有广泛的适应症,疗效迅速显著,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医疗费用经济,极少副作用,对人类的`健康、医疗事业的发展具有极高的价值和贡献。

“衢州杨继洲针灸”项目于2009年6月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衢州市首个传统医药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3年,衢江区在廿里镇六都杨二村建成杨继洲针灸文化馆。

2013年11月,世界著名中医针灸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被称为“中华第一针”的石学敏和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方剑乔等一行来衢江区考察,寻圣迹访“针”迹,为杨继洲针灸事业发展把脉,在廿里镇六都杨村,石学敏院士为杨继洲针灸文化馆题词并写下了“中华第一神针”。

2014年12月3日,《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国发[2014]59号)中,“杨继洲针灸”名列其中。由此,“杨继洲针灸”创造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类唯一针灸项目,成为衢州地区首个传统医药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4年10月,衢江区启动了国内首部以国家非遗项目杨继洲针灸为题材的微**《神针》的拍摄,并于2015年1月完成制作。

目前,已确定的“杨继洲针灸”代表性传承人有:金瑛、张玉恢。

为纪念杨继洲这位贡献卓著的一代“针灸大师”,在衢州市宁绍巷的神农殿里,塑有杨继洲的半身像。位于衢州城区的杨家巷就是以杨氏命名,一直沿用至今。

位于廿里镇的杨继洲公园,占地22亩,于2015年6月开工建设,并于年底完工向社会开放,杨继洲雕像、针灸文化长廊等全面展示了“杨继洲针灸”这一人类文化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