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哪些治疗方法-古代怎样治疗癫痫
“癫痫”这个名词是什么时候出现于记载中的
癫痫,中医又称癫疾、痫证,我国最早的文献记载为《黄帝内经》。《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云:“人生而有病癫疾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癫疾也。”又云:“病初发岁一发,不治月一发,不治月四五发,名日痫病”。明确指出发作,不予治越来越重,而且发作频繁。古代的中国典籍中,已有癫、狂、痫三类不同症候的记载。如王肯堂在《证治准绳》中对癫狂发作有较具体的描述:“癫病发则昏不知人,眩仆倒地,不省高下,甚至瘛癫抽挚,目上视或口角歪斜,或口作六畜之声。”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中对癫狂辨证亦有精辟论述:“癫狂之病,病本不同。狂病之来,狂妄以渐而经永难以;癫病之至,忽然僵仆而作时止。狂病常醒,多怒而暴;癫病常昏,多倦而静”。说明癫狂两病临床表现截然不同。
在唐朝以前将癫、痫分而言之,如《千金要方》“大人日癫,小儿日痫”,直至北宋王怀隐等人撰写的《太予圣惠方》始将癫和痫合一为一个病名。中医所谓的癫痫实际上包括癫痫及癔病精神性发作及发作性抽动症等机制不同的疾病。
国外有关癫痫的记载源于2500年前的古希腊。早在公元前5世纪就有对癫痫大发作等较详细的描述。在巴比伦发现的公元前500年的泥板书上,对癫痫有详细的记载。但那时人们普遍认为癫痫是恶魔附身的表现,是一个人做了坏事的结果,是外来的疾病。明确癫痫为一种疾病是在公元175年希腊医学家盖伦,他叫确指出是脑部疾病导致癫痫发作。此后对癫痫的研究进展不大,治疗上仍存在巫术的阴影,文艺复兴时期随着解剖、生理等科学的迅速发展,癫痫的研究也逐步进入医学领域。
古代看癫痫的老中医叫什么
南方习惯称医生为郎中,北方则称医生为大夫。
大夫和郎中的区别:一般设馆治病的称为大夫,至于草药店或上街高喊治疗疑难杂症称为郎中,所以后来人们称医院的医生,多数为大夫,而不是郎中,就是这缘故。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